合伙企业解散时,应当依照《合伙法》和合伙人的协议解决解散事务,确保解散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如何处理合伙解散纠纷呢?阅读以下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将对您有所帮助。
一、如何处理合伙解散纠纷?
合伙企业的解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伙期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原因出现;
3、所有合伙人决定解散;
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
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无法实现;
6、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撤销;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二、公司解散的类型
公司解散有如下两种基本类型:
1.任意解散。依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会决议而解散,任意解散的具体事由包括: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未形成延长营业期限的决议。
(2)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3)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形成公司解散的决议。
(4)公司合并或分立。
2.强制解散。因政府有关机关决定或法院判决而发生的解散。具体分为:
(1)行政解散
这种解散属于行政处罚方式。在公司经营严重违反了工商、税收、劳动、市场、环境保护等对公司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有关主管机关可以作出决定以终止该公司的主体资格,使其永久不能进入市场进行经营。
(2)司法解散
当公司出现股东无力解决的不得已事由,或者公司董事的行为危及公司存亡,或者公司业务遇到显著困难,公司财产和股东的权利可能遭受严重损失时,持有一定比例股份的股东有权请求法院强制解散公司。法院通过特殊程序审理后,可以判决公司解散。
三、公司解散协议书怎么写
公司解散协议书写法如下:
1.同意股东各方提前终止《xx公司合资经营合同》和《xx公司章程》,公司停业解散。
2.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公司进行清算。
3.成立清算委员会,负责公司清算事宜。
4.同意有关职工的经济补偿案。
5.同意聘请xx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本公司的清算审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