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商年检制度取消以来,企业年检已正式被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所取代。所谓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其是指企业应当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此后,工商机关会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进行抽查。
在此过程中,如若工商机关经检查发现企业年度报告隐瞒真实情况或弄虚作假的,将会依法对企业进行处罚,严重者还会将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等信息通报公安、财政、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那么,有关于工商年报抽查,企业都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事项呢?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1、工商年报公示信息抽查查什么?
答:对工商年报公示信息进行抽查,主要检查的是市场主体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公示的年报公示信息和即时公示信息是否真实、完整。
2、工商年报公示信息抽查怎么查?
答:在抽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将通过现场查看、询问、查阅相关书面材料等方式,检查企业公示的年度报告内容和即时公示信息是否与检查情况一致。另外,对于部分重点企业,还会委托专业机构对其公示信息所涉及的方面开展相关。
3、在工商年报抽查过程中,哪些情况下会将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将有可能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这些情形分别为:
(1)股东或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等信息公示与检查情况不一致;
(2)有限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等股权变更信息公示与检查情况不一致;
(3)企业投资设立企业、购买股权信息公示与检查情况不一致;
(4)企业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合计、营业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纳税总额信息公示与检查情况不一致;
(5)企业为关联单位、公司股东提供保证担保信息公示与检查情况不一致;
(6)不公示即时信息,且未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的期限公示相关企业信息;
(7)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的。
综上,有关于企业工商年报抽查,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有必要对上述相关事项进行具体了解和把握。从而以确保正确填写工商年报,并做足工商年报抽查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企业顺利通过该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