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牛顿万有引力,发明过程是多种思维综合运用,是不断质疑、不断解疑、不断释疑、不断运算论证的过程。
苹果为什么不落向天上,不落向两边,偏偏落向地面?属质疑思维、发散思维。
如果树高到碰到月亮,月亮岂不就是一个大苹果,为什么月亮这个大苹果不落向地球呢,属想象思维、质疑思维。
小伙伴玩游戏,石头绕着手旋转,联想月亮掉不下来也飞不出去与“石头绕手旋转”原理相同,得出向外与向内的力平衡,属联想思维、类比思维。
月亮与地球如此,太阳系也是如此,宇宙也是如此,属辩证思维、逻辑推理。
牛顿大量的计算,属科学论证,终于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粒子之间引力做出科学的公式表述,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来科学家据此能够精确地计算和预测星体运行轨道,对航天技术影响巨大。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创造发明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渊博的知识、缜密的思维、超强的个性心理特征、独到的视角和不懈的努力、控制风险并担当责任。
同时还告诉我们,创造发明又不是一件难事,有时我们与创造发明就差一步,甚至就是一张纸,不捅破很神秘,捅破了很简单。
创新自古而然,创新无处不在,应该说创新就在我们身边,人类没有创新,社会便没有进步。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脑只使用10%,还有90%未能得到开发”,每个学生都潜在发展潜能,都存在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发的“土地”,都有自己的“金脉矿”[1]。
教师是火花,学生是等待燃烧的火把,教师的责任是把火把点燃,千万不该把火把拿走。
教师的作用是解放学生个性、释放学生能量、关注创新能力的生成,教育学生懂得创新,热爱创业,使创新创业成为学生的优秀品质、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学生就会在今后的工作岗位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