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起名也是有技巧的,规范的合同名称不仅有利于合同各方高效识别交易结构,也有利于纠纷发生后减少歧义,所以掌握合同起名技巧也是一种能力。除此之外,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审查合同内容,那么,合同起名有何技巧,怎么审查合同呢?
一、合同起名技巧
原则:简洁明了,能够准确反映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和性质
技巧
1、事情简单、法律关系单一
如租房就写《租赁合同》,借钱就写《借款合同》,是买是卖是借是租,直接引用合同的15类别名称就可以。
技巧
2、事情复杂、法律关系众多
买个大型设备,又要买卖、又有借贷、又含保证、又转技术、又靠运输、又供劳务,这样复杂的合同,最好还是请专业律师帮着把把关……如果选择自己来,就是把整个项目的合同拆成一块一块的处理,就一部分事,单列一份子合同,都是项目主合同项下的内容,分立不容易乱,主合同的名称概括定为《xxxx项目合同》,下面包含各分项协议及补充合同,名称都可不写具体内容,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二、怎么审查合同
以下是几类常见合同的审查:
(一)买卖合同
1、注意审查对合同项下标的的描述,应当有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或总价;
2、交货条款:交货时间、地点;
3、付款方式(应注意审查付款条件);
4、验收(应注意审查验收与付款的衔接问题);
5、运输条款(应注意审查运输费用的承担、运输和交货条款的衔接);
6、包装(注意审查是否有特殊的包装要求);
7、检验条款;
8、安装、调试、初验、试运行和终验条款;
9、培训条款(注意培训费用、培训内容的约定);
10、保修(注意保修期限的起始点和保修期内保障的处理);
11、索赔和违约责任;
12、争议解决(注意审查仲裁条款的效力问题);
13、不可抗力条款。
(二)、建设工程合同(工程类合同)
1、此类合同特别要注意审查合同总额或称工程总价和款项支付条款之间的联系,要注意是否有对工程款的审计的条款。
2、工程类合同涉及大量的合同附件,要注意与合同的相关条款的一致性。
3、竣工验收条款和付款条款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要注意审查竣工验收条款。
4、注意违约责任的约定,特别要注意工期延误、因工程质量问题造成无法验收时的违约责任等。
5、对于经过招投标程序的,还需要审查有关的招投标文件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
(三)租赁合同
1、注意《合同法》对租赁期限的特别规定(《合同法》第214.215条)。
2、对于出租方对租赁标的是否享有完整的权利,鉴于审查合同时缺乏相关的权利证明材料,因此可以要求出租方对于其享有对租赁标的的完整权利作出承诺,并在违约责任条款中明确若出租方违反该承诺保证的,视为出租方违约。
3、租赁标的的维护问题,《合同法》第220条规定,原则上是由出租人履行维修义务,但当事人可以约定,因此在审查合同时应注意是否有关于标的物维修的特别约定,如没有,则维修义务属于出租方。
4、租赁合同中如有转租条款的,应审查是否明确转租需经出租人同意。此外,应根据情况提示转租的法律后果,及承租人度于租赁标的的毁损灭失仍应向出租人承担赔偿责任。
5、违约责任方面应注意出租人迟延交付租赁标的,交付的租赁标的有西爱车(包括权利瑕疵和质量瑕疵等方面)的违约责任,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违反合同约定使用租赁标的、擅自转租、擅自改善租赁标的等方面的违约责任。
(四)业务合作类合同
1、首先要审查合作各方是否具有合作的主体资格,尤其是对特定的行业如通信类行业,必须经过特定的审判,取得从事该行业的资格,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资格,可能导致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2、需认真审查合作各方的义务,分析可能出现的违约情形,对各方的责任应界定明确。
3、涉及合作分成的条款应仔细审查。
4、注意违约责任条款。
5、合作类合同中往往有保密条款存在,如没有,一般可以建议增加。
6、部分合作类合同为了规避对主体资格的限制,双方会采用代理方式进行合作,对这种合作模式应注意费用的支付问题,在合同条款中不应该出现“业务分成”等概念,有关费用只能以代理费等形式体现。
(五)广告发布合同
1、发布合同因发布的媒体不同,对于合同条款的约定也有所不同,应当注意的是在电视台、电台发布的广告,必须有播出证明作为合同的附件,同时该证明也是支付价款的依据。
2、对于户外发布广告如招牌、电子显示屏等,则应注意审查保养、维护的约定。
3、部分发布合同往往和制作相联系,发布方还承担广告制作的义务,因此对于合同中涉及的制作条款也应认真审查。
4、注意对违约责任条款的审查。
(六)广告制作承揽合同
1、广告制作合同也因制作的广告类型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权利义务约定方法。在审查时应当注意定做方获委托方对制作的要求,一般这种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作为合同的附件。
2、该类合同应符合合同法中关于承揽合同的规定。
3、需认真审查验收条款。
4、付款条款应联系验收条款审查。
5、注意对违约责任条款的审查。
只要合同内容合法,而且对合同效力方面没有特殊规定,那么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后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在起草及签订合同时需要谨慎!以上就是合同起名有何技巧,怎么审查合同的相关内容,更多财税知识,尽在创业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