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获取证书,如果企业决策层认为获取认证证书并不重要,而只是要主动、自觉地搞好质量管理,可按ISO9004-1和ISO9004-2标准为指导建立和实施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如果认为应首先获取认证证书,则一般选择ISO9002建立质量体系。

物业管理企业如果管理着多种物业或多个项目,决策层应确定需要认证的物业项目及其服务。

物业管理服务一般不承担设计、制造方面的任务,因此根据已成功取得认证的物业管理企业(公司)的经验,物业管理一般选用“ISO9002质量体系:

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作为建立企业质量体系和申请认证的标准依据。

ISO9002标准要求:“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在自己的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不论其在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明确权限,以便:

1)成立领导小组

要求是:

1)诊断的依据

(1)分析、识别物业管理服务过程。物业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过程来完成的,一般应包括如下活动过程:

签订物业管理合同,物业验收接管,入伙,供电、供水,装修控制,收费,绿化管理,道路管理,清洁卫生管理,治安管理,消防管理,停车管理,值班,电梯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维修,访问业主/住户,处理业主违章事件等。

根据设计的质量体系制订实施计划,以控制进程,确保重点。

(1)参加人员:应包括领导小组、专门工作组和文件编写的人员。

在这个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质量体系文件编制完成后,即应宣布体系进入运行阶段。通过运行,检验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协调性,并对暴露出的问题采取改进和纠正措施,修改质量体系文件,亦即边运行、边完善。

(1)通过培训,掌握内部质量审核的程序、方法及技巧;

在体系正式的认证审核前,管理者代表应协助最高管理者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评审应按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并注意评审活动记录的妥善保存。

在选择认证机构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客户要求,认证机构的认证范围和证书的有效性,原则上就近就便,费用(一般包括认证费用、食宿、交通费用、监督审核费用等),其他因素。

为了减少认证的风险(可能存在一次认证不能通过的问题),在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正式审核之前,可以根据需要,由内审组或咨询机构对质量体系进行一次模拟审核或向选定的认证机构申请进行预审。

正式审核一般由认证机构拟定审核计划并经申请单位确认后进行。

正式审核通过后,认证机构一般会在4~8周内颁发认证证书。

在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的监督审核是不定期的,一般是一年两次,每次监督审核的范围一般是质量体系的某些要素而非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