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农产品对外开放步伐,着力培育地方农产品品牌,实现“一县一品”;积极组织本地涉农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展销会,扩大特色农产品知名度;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对外发展……探索出一条农业对外开放之路。

以品牌促效益——土特产亮出“金名片”

“农产品必须得有响亮的品牌。

目前,在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城市,没有品牌的农副产品无法进入超市。”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要让本地农产品走出去,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企业和地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农产品名片。

流水西瓜、南漳香菇、卧龙山药……在襄阳,人们对这些农产品如数家珍,如何让外地人也知道到咱们的“好东西”,打出襄阳的特产名片?

对此,我市近年来积极加大地理标志商标的培育。

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地名+品名”是地理标志的核心内容,属于当地生产经营者全体。

2013年,襄阳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成功为“襄阳山药”注册地理标志商标。

短短几年,商标的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昔日深埋土中的地方特产,如今变成享誉四方、带动农民致富的“香饽饽”。

上海曹安市场、江苏南京白云亭大市场等国内知名农产品批发市场,纷纷前来咨询并签订合作协议。

2015年,襄阳卧龙山药专业合作社及社员直接增收约3000万元。

目前,我市已拥有襄阳高香茶、保康绿茶、保康黑木耳、南漳香菇、南漳黑木耳、襄阳大头菜、襄阳山药、谷城黑木耳、流水西瓜、枣北黄牛、枣北黄牛肉、襄半夏、襄阳麻油、老河口大仙桃等多项地理标志商标。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说,地理标志商标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标杆,带有地理标志商标的农产品价格,普遍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90%。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格比没有注册保护时的价格,平均增长87.69%。

下一步,工商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大力实施商标战略,使地理标志商标成为农民发家致富、地方扩大知名度的“金钥匙”。

借平台推品牌——农产品纷纷“走出去”

8月中旬,2016年澳门湖北农产品展销周,保康绿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葛粉备受澳门市民青睐,现场签约500万元。

9月18日,在襄州区程河工艺品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赶制销往韩国的柳条簸箕。

该公司负责人说,程河柳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雅的品位,赢得国内外客商青睐,畅销美国、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农产品对接展销活动。

市商务局、市农委积极引导和鼓励农产品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推进我市农产品走出襄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市商务局每年组织我市20多家农产品企业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

如:饮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湖北农产品“进京赶集”活动、湖北农产品上海行活动、湖北农产品北京行活动、义乌湖北农产品展销活动、郑州中博会农产品展销活动等等。

同时,每年组织农产品夏季、秋季网上购销洽谈会活动。

扩大了襄阳农产品影响,拓展了流通渠道,我市一批名优新特农产品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南宁、义乌等大中城市。

2014年以来,我市已举办两届汉江流域(襄阳)农业博览会,汉江流域的陕西、湖北、河南3省15个地(市)、48个县(市),汉江流域外的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川、湖南等11个省(区、市),以及法国、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商超、农业企业、集团采购商、投资商齐聚襄阳,共叙合作友情,共谋发展大计。

农博会已成为推广农业新技术、促进农产品采购交易、深化汉江流域农业领域交流、促进项目对接合作的重要渠道。

来自市商务局的一组数据显示:

1至7月,我市农副产品出口9070万美元,同比增长16.1%。

通渠道促开放——农企拥抱“互联网+”

“互联网营销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湖北绿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锦涛说。

湖北绿珍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种植、研发、生产、销售葛根系列产品为主导的企业。

2014年3月,公司全面开展电商平台销售,是保康县首家实现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业企业。

电商平台启动以来,产品销量月增长10%以上,销售成本下降10%左右,2015年“双十一”销售达12万多元。

张锦涛说,葛根市场同质化严重,必须走品牌发展、电商同步推广的道路,他希望将葛根产品打造成襄阳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通过创新产品包装形态、销售渠道、传播方式,培养对葛根产品的消费习惯,让它们走入千家万户。

这是我市涉农企业积极发展电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正逐步实现由农产品生产大市向流通大市转变。

鼓励农产品流通主体充分利用“淘宝特色中国襄阳馆”等省内外电商平台,积极发展县域服务驱动型、特色品牌营销型等多元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合作社联盟,依托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或依托产地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销一体化经营。

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涉农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4月28日,总投资18亿元的中国供销·鄂北农商第一城在老河口市开工兴建。

这标志着中国首个5A级农特产品电商、物流商贸体系正式落户湖北。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鄂北地区农产品物流枢纽中心,全面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改变农产品流通格局,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安全水平,实现互联互通,从而链接“中国农批”全国各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买全国,卖全国”。

感谢信任并选择襄阳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欢迎咨询有关商标,专利方面的问题15827290669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