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提示 这几年,我区专利申请量快速攀升,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利转化率十几年来却变化不大。到底为什么专利转化率低,是什么原因导致其转化难呢?

专利申请量大但专利转化率不到2%

亚心网讯(记者 张丽霞)这些天,占财兴一直忙于将自己的创新实验室推进500所学校和100家社区。

占财兴说,他推广创新实验室,就是想通过提高专利的申请量,提升专利转化率。

占财兴是一位专利经纪人,从事这一行已有3年时间,在他看来,专利就好比一粒种子,蕴藏着无限的财富。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成员、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物李西良告诉记者,一件普通产品和专利产品带给企业的利润相差至少一半,无论全国还是世界500强企业,都是通过知识产权这条道路来发展壮大的。

遗憾的是,新疆专利转化的整体形势有待突破。

来自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的数据显示,这几年,我区专利申请量快速攀升,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转化率十几年来却变化不大。以去年为例,全疆授权的3440件专利中,转化率不足2%。那么,我区专利转化难在哪儿?

大量非职务发明影响成果转化

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管理实施处原处长薛卫东告诉记者,不是所有的专利都是为了转化,有些仅仅是为了阻止别人涉足某一领域。

李西良说,长期以来,新疆专利都是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民间人士等群体申请为主,很多专利因本身实用性差,没有市场价值,很难找到需求方。

“大量以个人名义进行的非职务发明是影响我区专利成果难以转化的关键,”薛卫东说,“去年,我区授权的专利中,仅非职务发明专利就占到专利授权总量的近一半。”

占财兴说,虽然非职务发明中有一些专利很有转化价值,但因发明人是个人,从专利申请到变成产品,往往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其间,沉重的申请费和维护费,不得不使发明人被迫放弃转化。

占财兴说:“另一个原因是技术和市场不同步。由于产品需要很长时间试验和改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变化都是专利人不可能预料到的,但这些变化又都是专利得以具体转化的关键因素。所以,有些专利成果出现时,已经错过了市场机会。”

激发企业专利成果转化热情

“我区专利成果转化难的另一个原因是核心专利技术少,市场价值小,”薛卫东说,“据估算,政府投入1000万元的专利经费,可带动企业投入六七亿元。所以专利转化的重点,是激发企业实施专利转化的热情。”

据了解,为激发企业专利转化热情,自2002年以来,自治区共设立了60家左右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一些自主创新能力强、资金实力相对雄厚、技术水平相对先进、人才和配套制度较完备的大型或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的知识产权产业转化率达70%。

薛卫东说,从2010年开始,我区将每年300万元的专利实施专项资金,调至每年1000万元,用于专利实施项目的转化。今后,自治区还将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在同类企业中,走专利合作之路,或者,把专利作为股权,通过质押贷款实现专利的成功转化。

“再就是,进一步引导企业将专利管理贯穿于技术创新全过程,增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李西良补充道。

政令备忘

2012年12月1日,《自治区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支持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的专利技术的实施,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产业化项目,应当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在政府采购方面,在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优先购买专利产品和相关服务,鼓励对专利新产品实行首购或者订购。【已有0位网友发表看法 点击查看】 作者:张丽霞编辑:

王渊亚心网版权免责声明查看

上海纽乐康专利申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