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出台,明确了按照货物征税、纳税义务人、完税价格、代收代缴义务人、适用范围、限值征税、购买人身份信息等税收要求。

随后,2018年11月,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单次交易限值由人民币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也相应提高。

同时,调整了限值征税规定,增加了商品不得境内再次销售的规定,并原则上不允许网购保税进口商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开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

税收政策的作用

进口税收政策有助于保障跨境电商零售业态的稳定发展。企业能够按照税收政策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税费,承担必要的进口成本。税收政策还为企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税收成本保障。

出台新税收政策前,各地监管措施各异,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成本核算隐患。新政策出台后,企业能够准确确定商品符合税收条件,核定税收要素,准确计算商品税费金额,确保企业税收成本长期稳定。

新税收政策还为消费者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购买成本保障。消费者在购买跨境电商平台商品时,能够提前准确地预估商品税费金额,更准确地评估购买成本。

此外,新税收政策还有助于保障监管环境的长期稳定。长期以来,税收一直是进出口货物监管的重点,对新业态监管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新税收政策统一了监管部门共识,固化了税收政策执行落实方式,消除了其他监管措施差异化对本地跨境电商零售企业成本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