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总结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会计基本理论结构的基本假设是分期会计投入产出的经济效应假设;测量方法为复式会计法;确认的基本原则包括发生制度、实现原则(或收入确认为利润实现原则)、比例原则、稳定性原则;计量属性为交易价格;基本会计报表有利润表(或综合收益表)、资产负债表;扩展会计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

可见,理论结构具有独特而科学的方法、公认的、现实的假设、严谨的逻辑和简洁的结构;它已经被实践反复检验,可以实现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效应的目标。

会计的基本理论结构是对长期会计实践经验(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实践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

基础理论结构稳定,是一门学科成熟的表现。

会计学科的发展应以这一基本理论结构为基础,通过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逐步建立稳定的学科体系。

符合会计基础理论结构的会计,可称为基础会计(或基础会计),其会计报表可称为基础会计报表。

事实上,基础会计学,即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前的传统会计学。

基础会计是企业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分期计算投入产出经济效应的计量活动。

在传统会计时期,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相对简单。

财务管理一般不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存在,财务管理也不成为独立的学科和专业。

此时,会计已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代表财务管理的部分职能。

由于基础会计具有清晰的理论结构,其边界也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