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制定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于1993年6月设立了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

它是在国际环境保护大趋势下,在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成立的,下设了6年分委员会和一个工作组,内容涉及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A)、环境标志(EL)、生命周期评估(LCA)、环境行为评价(EPE)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是近十年来环境保护领域的新发展、新思想,是各国采取的环境经济贸易政策手段的总结,内容非常丰富。

TC207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用三年时间完成了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审核标准制定工作,其他标准因内部分岐较大,做为正式国际标准出台尚需时日。

我国于1995年10月成立了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委员会,迅速对5个标准进行了等同转换,因而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审核也就构成了今天意义上的ISO14000的主要内涵。

这5个标准是:

GB/T24001-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4004-ISO14004 环境管理体系-原理、体系和支撑技术通用指南

GB/T24010-ISO14010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GB/T24011-ISO14011 环境管理审核-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B/T24012-ISO14012 环境管理审核指南-环境管理审核员资格要求

(注:ISO14000生命周期评估-原则和框架已于97年6月15日正式发布)

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三同时验收报告

3.环境验收报告

4.排污许可证、执照和授权

5.废弃物处理方式、数量、地点、运输方式、记录

6.监测记录(废水、废气、厂界噪声等)

7.工艺流程图

8.组织环境处理设备、设施的资料

9.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结构代码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新版这招五证合一即可)

10.组织结构图

11.守法证明

12.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合规性评价

13.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14.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5.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