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必须面对的一项便是税务稽查,很多老板在偷税漏税的时候,都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公司品牌不强,在社会上并没有影响力,公司规模也不大,税务机关不一定就会查到自己。
因而,当接到税务稽查通知时,老板们都是十万个纳闷的。
自从金税三期大数据系统上线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收到税务机关的稽查通知,那税务机关发现企业偷税漏税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第一种是举报。
比如消费者举报不开发票,还有很大比例的是离职的财务举报了老东家,在中小企业中更是存在竞争对手举报等。
第二种是查上下游企业的时候连带查出问题的。
比如查到虚开发票的企业,接受虚开的抵扣方就肯定有问题,不管是主观故意还是不知情,都会被牵扯出来。
不知情的要做进项转出,故意的可能要坐牢;还有就是查关联公司的时候,很可能整个集团存在合规偷漏税的情况,一抓就抓了个大户。
第三种是目前税务局最常用的,系统比对。
国税局的风险识别系统,会自动根据企业的各类报表(增值税、所得税、会计报表等)的信息分析疑点。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常年水电耗费很高却始终保持亏损,就是一种反常现象(因为亏损工厂一般都要减产甚至停工),此时系统就会将其筛选出来,税务局就要去查一下;还有发票系统未来彻底完善后,每一张专用发票都要走系统,查起来就容易得多,比如企业如果买了很多烟酒之类的非生产经营用的东西,系统就会怀疑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是不是多抵扣了进项或扣除了费用。
这个系统非常复杂,里面涉及几百个风险点的设计。
在国际税收这一块,风险提示就更多了,关联交易定价、转让费率变动、商标价格、是否符合同期资料资格、是否利用合规胜地开空壳公司合规之类的,系统都能查出来。
那么,在2017税务稽查风暴年来临之际,国税做了哪些升级来排查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呢?中小企业的“财税风险”又有哪些呢?
第一,全面“营改增”为大数据征税铺好大路。
有了大数据系统,一个也跑不了!增值税的核心目的是为国家大数据治理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税务部门近一年多来,营改增+金税三期+五证合一+税收实名制认证+国地税联合稽查+个人税号+机器人+信用体系+个税改革等多项举措并进,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出了极其高的财税管理要求。
如果企业财务没有理解“营改增”背后所包含的深意,摸准路子,做好转型升级,那么,企业将很可能成为稽查对象!
第二,金税三期上线。
通过推行发票电子底账,国税局逐一实时采集、存储、查验、对比发票全要素信息,从源头上防范了偷骗税和腐败行为。
在金税三期工程面前,企业要改掉多年前做账的老习惯,杜绝会计核算时的随意性,2017年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做好转型升级,否则风险巨大。
第三,建立诚信纳税体系,信用联合惩戒。
2016年4月28日,**与国家发改委等44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提出55项惩戒措施。
诚信纳税体系建立以后,个人“税号”背后捆绑的是纳税信息,再背后其实就是社会征信体系。
第四,全面推行银行代发工资模式。
以后,对于自然人,你的所有收入全部都在税务监控之下!这样个税你想逃是不可能的,也方便税收保全直接冻结你的所有的银行卡。
当然,对于在现金工资上做文章进行偷税漏税的企业来说,以后要想通过这个漏洞“合规”“合规”是不可能了。
税务稽查方法在不断升级,各种偷税漏税手段都将曝晒于太阳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凡属不遵循法律的企业经营行径,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合法经营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
代理记账,合理合规!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