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标正式注册之前,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它,但如果有人已经注册,它就不能继续使用,这是侵权,因为这种侵权有一定的惩罚,那么商标侵权的法律后果呢?以下企服快车财税小编向您介绍相关知识点。
一、商标侵权的法律后果
1、民事责任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是侵权人在侵权期间获得的利益,或者侵权人在侵权期间遭受的损失,包括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
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侵权情节给予50万元以下的赔偿。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可以证明该商品是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判决侵权人承担停止侵权、消除障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商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和案件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作出罚款,收集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志和专门用于生产侵权商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财产的民事制裁决定。
罚款金额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确定。
此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同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给予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不再给予民事制裁。
根据上述规定,侵犯商标权的民事责任主要是:停止侵权、赔偿损失、道歉和消除影响。
2、行政责任 《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有本法第五十二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之一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起诉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侵权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志的工具,并处以罚款。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满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侵权人未起诉或者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调解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金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违反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罚款金额为违法经营金额的3倍以下;违法经营金额不能计算的,罚款金额不足10万元。
根据上述规定,侵犯商标权的行政责任主要是责令立即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志的工具,并处以罚款。
3、刑事责任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严重情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金额超过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3万元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金额在3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金额在2万元以上;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非法经营金额超过25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15万元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金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非法所得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 (二)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志罪。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志,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志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志,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伪造、擅自制造、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数量超过2万件,或者非法经营金额超过5万元,或者非法收入超过3万元;
(二)伪造、擅自制造、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数量超过1万件,或者非法经营数额超过3万元,或者违法所得超过2万元;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伪造、擅自制造、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数量超过10万件,或者非法经营数量超过25万元,或者非法收入超过15万元;
(二)伪造、擅自制造、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的数量在5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的数量在15万元以上,或者非法所得的数量在10万元以上;
(三)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
(三)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罪 销售明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和罚款.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超过5万元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金额较大”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销售金额超过25万元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巨额”,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是多少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
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而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的情况下,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资料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判定赔偿数额。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三、商标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是怎样的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礼商标侵权案件后,通过调查取证、在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
具体处罚措施包括: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在商标上的侵权商标;
4、收邀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责令并监督销毁物品;
6、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发罚款,并可以责令侵权人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
商行政管理机关认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在调查取证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1、询问有关当事人;
2、检查与侵犯活动有关的物品,必要时,可以责令封阅;
3、调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行为;
4、查阅、复制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帐册等业务资料。
选择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商标侵权案件,有其独具优势:受理案件的人员业务熟悉,处理程序简便,结案较快,因而省时省力。
但其明显的不足之处是行政处理决定无终局效力,当事人如对工商行政机关处理不服的,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