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转让与股权转让的区别在于转让对象、来源、交易主体、是否需要缴纳不同的营业税、获得不同的权利、不同的风险承担方式和不同的利益分配地位。
股权转让是公司股东使他人获得股权的民事法律行为。
股权回购是公司已发行的普通股。
一、股权转让与资产转让的区别
资产转让与股权转让的区别在于:
1.转让对象不同
资产转让的对象是资产,股权转让的对象是股份。
2.来源不同
资产来源于三个方面,即股东(投资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资本、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资本来源和借款获得的资本来源。
股权是不同的。
它只存在于公司中。
如果不是公司企业,就没有股份。
股权转让是股权转让,资产转让是资产转让。
就资产而言,与其说是法律概念,不如说是经济学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包括机械设备、现金、土地使用权等。
就公司或企业而言,资产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股东投资形成的公司资本,另一个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获得的财产,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股权只存在于公司中,非公司制企业不存在股权。
3.交易主体不同
资产所有者为公司,股权所有者为股东。
公司有权转让自己的资产,不得转让公司股东的股权,否则将侵犯股东的权利。
因此,公司股东只能转让其对公司的股份,不能转让公司的资产,否则就是股东对公司权利的侵犯。
因为股东在投资成立公司时,已经将财产所有权交付给公司,以丧失对财产的所有权。
一旦公司成功注册,它将成为一个与公司股东完全不同的独立民事主体,具有独立的个性,与公司股东有平等的关系。
4.是否需要缴纳不同的营业税?
一旦转让活动被视为资产转让,应缴纳营业税,如果认定为股权转让,则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因此,一笔交易被认定为资产转让或股权转让,对公司或个人的利益至关重要。
特别是一些巨额交易,营业税可能高达数百万元。
因此,资产转让不能等同于股权转让,转让性质必须明确。
工商部门只能办理股权转让变更登记。
5.获得不同的权利
资产收购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实质性经营权,即资产收购交易完成后,收购企业可以直接或派人组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存货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所经营资产享有绝对处置权;股权收购是被收购企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收购企业不直接参与被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处置其财产的权利。
6.承担风险的方式不同
资产收购完成后,收购企业直接组织或参与被收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承担和处理采购风险、销售风险、资产储备风险、运输风险、决策风险、投资风险、纳税风险等所有可能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风险活动。
股权收购只承担投资收益风险,远低于实施资产收购的企业。
7.在利益分配中有不同的地位
资产收购完成后,收购企业是被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是被收购企业经营成果的直接分配者。
股权收购完成后,收购企业不直接参与管理。
除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比例并担任董事长外,一般被动接受经营成果的分配。
二、股权转让需要的资料
(一)《公司转让登记申请表》
(二)公司章程修正案(全体股东签字、盖公章)
(三)股东会决议(全体股东签字、盖公章)
(四)公司执照正副本(原件)
(五)全体股东身份证复印件(原件核对)
(六)股权转让协议原件(注明股权由谁转让给谁,股权、债权债务一并转让,转让人与被转让人签字
三、公司股权转让可以网上办理吗
(一)申请人在网上预约受理,或者持相关材料向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提出申请,经受理审查员初审通过,开具《受理通知书》或者《申请材料接收单》;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在当场或者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出具告知单)。
(二)工商局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并出具《登记决定通知书》;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出具《企业登记材料需要核实事项告知书》,工商管理局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三)工商行政管理局在5个工作日后(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需核实的除外),申请人可以凭《登记决定通知书》到发照窗口换发《准予转让登记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