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的认定需要具备一定的因素。首先,必须有足够的违法行为;其次,必须有足够的损害事实的发生;此外,违法行为人必须有主观过错行为;此外,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如何识别商标侵权行为呢?以下将逐一介绍给您!

一、如何识别侵犯商标权?

(一)确定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是认定商标侵权的基本依据。判断商标侵权能否认定或者构成所考虑的一切因素都是围绕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权利范围进行的。

(二)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

被控侵权对象的确定由被控侵权商标和被控侵权商标使用的商品两个因素决定。确定被控侵权的具体对象的意义在于确定和固化被控侵权的载体,为下一步与商标权保护范围的比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比较

将被控侵权对象与注册商标和注册商标批准的商品进行比较,确定被控侵权商标是否与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被控侵权商标使用的商品是否与注册商标批准的商品相同或相似。

二、商标侵权扣押按哪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

(二)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三)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四)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过程中,对商标权属存在争议或者权利人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中止案件的查处。中止原因消除后,应当恢复或者终结案件查处程序。

三、侵犯商标权行为的构成

从我国《商标法》的具体规定来看,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是以是否存在侵权事实为前提,而不是以侵权者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为条件。但过错往往也是认定侵权时所考虑的因素。一般而言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一)被侵权人拥有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权;

(二)侵权人对被侵权人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权实施了非法侵害;

(三)侵权人存在主观过错,即故意或过失。

相关法条

《民法典》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

(一)作品;

(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三)商标;

(四)地理标志;

(五)商业秘密;

(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七)植物新品种;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