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城通办”到“省内通办”,再到“跨省通办”“全国通办”,由基础的出具完税凭证、领取发票到申报预缴、优惠备案,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涉税事项实现“异地通办”。
在武汉,不用出门就能完成江苏的税务登记;在武汉,可以办理公司在渝业务的税款预缴申报;在河北,线上即可办好武汉企业搬迁的涉税手续……
这是连续8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效果显现,是税收征管改革从合作、合并到合成的持续推进,更是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的步步深入。
异地办税的实现与升级,便利了纳税人缴费人,激发了市场活力,更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近年来,我国涉税事项“异地通办”的清单不断扩容。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2024年至2024年,税务总局先后部署各地税务机关实现至少7大类53个事项“同城通办”、4大类21个涉税事项“省内通办”、4大类15个事项“全国通办”。
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持续扩大跨省经营企业全国通办涉税涉费事项范围,2025年基本实现全国通办”。
当前,在2021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的便民春风中,更多的涉税事项“异地通办”持续推进:
湘贵鄂渝4省市7地实现包括发票代开在内的108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武汉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税务部门签订税收合作框架协议,武汉市汉阳区、武汉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的税务、法院、检察院共九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税收司法精诚共治展望方案》……税收业务“异地通办”逐步扩容,得益于我国税收征管体制不断改革。“异地通办”在税务领域的实现,在于“同”“合”“简”“智”四个关键字。
实现通办,前提在“同”。统一的规范是基础,近几年来,税务部门不断升级完善《纳税服务规范》《税收征管规范》,并制定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两个五年方案,做到全国一个口径执行、一套标准服务。
实现通办,核心在“合”。从合作,到合并到合成,是贯穿在办税事项“异地通办”逐步升级背后的一条主线。在合作时代,国税地税合作规范不断升级,合作事项达60项,办税事项在两家机构间、异地间的交叉通办,大大减轻办税负担;合并进一步推动了通办。合成时代到来,《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对智慧办税、大数据应用以及精细服务的要求,让通办事项在深度、广度、速度上完成了新的跨越。
实现通办,关键在“简”。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减少93%,纳税人报税资料压减50%,61个税务证明事项取消。办税越来越简单,使得异地办税具备更坚实的基础。
实现通办,基石在“智”。“异地受理、内部流转、属地办理、办结反馈”是涉税事项全国通办的办事流程,由统一的智能系统串联,“十三五”时期,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上线,建设全国规范统一的电子税务局,稳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全面实施“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智慧税务的升级,为异地办税扩容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