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出两份判决书,王老吉有限公司(香港)申请注册在第29类和第30类上的怕上火喝加多宝商标被宣告无效,理由是怕上火喝加多宝使用在第29类和第30类相关商品上会有“不良影响”。
此外,还有一份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2017年7月10日作出的(2016)京行终3025号行政判决书,认为王老吉公司在第32类申请的怕上火喝商标不具备显著性应予驳回。
广药集团在起诉加多宝公司广告语构成不正当竞争时,加多宝公司在第30类“茶、茶饮料”商品上拥有怕上火喝加多宝商标专用权,但广药集团没有怕上火喝王老吉商标。
因此,广药集团以该广告语的使用会导致混淆为由,寻求《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帮助(在我国,一般认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商标法》的兜底法)。
与此同时,广药集团启动对怕上火喝加多宝注册商标的撤销程序(注:
当时新《商标法》尚未生效,因此不使用无效宣告的说法),还申请注册怕上火喝王老吉商标。实际上,无论是“王老吉”还是“加多宝”凉茶,均是广东凉茶。
根据百度百科,广东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其本身就有降火的功能。
怕上火喝凉茶,是消费者一种朴素的认知与表达。
另外,在民间流传的说法中,怕上火不止可以喝王老吉、加多宝,还可以喝菊花茶、梨水、绿豆汤……
由此可见,“怕上火喝×××”其实是一句功能性引导词,该短语的核心词在于喝什么,而不是“怕上火喝”。
正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6)京行终3025号行政判决书所述,“怕上火喝”含义简单、明确,指定使用在饮料制剂上,直接表示了产品具有降火的功能和用途,难以起到商标应当具有的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不具有显著性。
按照这份判决书的逻辑,既然怕上火喝作为商标不具有显著性,怕上火喝加多宝则因为加多宝的存在而与王老吉相区分,不会有消费者因为“怕上火喝王老吉”或“怕上火喝加多宝”广告而将王老吉、加多宝两种凉茶混淆,进而误认误购。
因此,“怕上火喝加多宝”广告语不构成不正当竞争这一结论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广告语可不可以申请商标?答案是,既可以又不可以。
我国《商标法》第八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至于某个企业或品牌或产品的广告语能否作为商标注册,应与其他商标的审查标准一致,包括对于显著特征的要求。
《商标法》第十一条规定,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和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以及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因此,那些缺乏显著特征,又直接表示商品或者服务特点的,以短语或句子构成的普通广告宣传用语,一般不予核准注册。
如“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指定使用在箱包上)以及“让养殖业充满生机”(指定使用在饲料上)等。
但是,如果广告短语由不具备显著特征的标志和其他要素构成,其中该标志与其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务的特点相一致,依据商业惯例和消费习惯,不会造成相关公众误认的,不适用相关禁用条款,只需对显著部分进行近似检索。
如果不会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则可以核准注册。
据笔者检索,加多宝公司在第5、29、30、32、35、40、43类上均申请注册了怕上火喝加多宝商标,除第5类和第35类上的两件商标外,其他商标均被宣告无效。
笔者认为,在初步审查阶段,一些第29、30类上的可能造成相关公众误认的商标获得了注册,而在广药集团对怕上火喝加多宝商标普遍提出撤销注册申请后,相关商标确权机关和法院均认为怕上火喝加多宝商标应该撤销(包括使用在茶、茶饮料上),又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