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橙子,一斤售价不过3至5元,“褚橙”却卖到12.8元;同样是猕猴桃和苹果,3公斤的“柳桃”价格达168元,3公斤“潘苹果”价格达88元,远超同类产品。
去年以来,以“褚橙、柳桃、潘苹果”为代表的人格化农产品品牌走俏互联网,刮起一场农产品电商风暴。
为何“褚橙、柳桃、潘苹果”广受网民追捧?隐含在水果背后的故事化营销手段和人格化品牌塑造是关键所在。
2002年,曾经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二次创业,在哀牢山深处承包了2400亩荒山种冰糖橙。
2012年,85岁的褚时健进京卖橙,“褚橙”的名声不胫而走。
柳传志以个人名誉为联想集团农业板块生产的猕猴桃“背书”,潘石屹为家乡甘肃天水的苹果代言……以知名企业家冠名的农产品打上了鲜明的个人烙印,不仅以个人和企业信誉向消费者担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并赋予其奋斗、励志、良心等人格化内涵。
以至于不少网民调侃,“哥买的是水果,吃的是精神”。
我国地大物博,农产品丰富多样,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如阿克苏苹果、吐鲁番葡萄、莱阳梨、赣南脐橙等。
“褚橙、柳桃、潘苹果”等产品跳出地域范畴,开拓出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格化农产品品牌,展现出生鲜农产品“拥抱”互联网后激发出的巨大活力。
与图书、服装、3C电子产品(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产品)一样,农产品正成为电商企业激烈角逐的领域。
根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3)》,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达39.40万个,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12.15%。
实际上,和茶叶、干果、食用菌等易于储存保藏的“干货”相比,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触电”之路并不平坦。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项目部兼信息部主任陈磊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很难保证所有的蔬菜水果都具有相同品质;同时生鲜农产品对冷链保鲜、物流配送的要求很高,对运营企业构成严峻挑战。
从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零食、坚果、特产类目仍为农产品电商销售额最大的类目,但生鲜相关类目保持了最快的增长率,同比增长194.58%,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中国供应链联盟理事黄刚认为,正迎来转型与变革的生鲜电商,企服快车面要布局、整合社会化的供应链平台,另企服快车面要创新营销模式,通过故事类营销、粉丝营销、体验式营销等多种手段吸引消费者。
他表示,“吃货是个大市场,机会很大,值得关注!”
EndFragment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