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国家版权局要求在线音乐平台限时下架没有版权的音乐时,很少有人预料到,这反而成了在线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转机。
在此之前,在线音乐平台苦苦挣扎多年,各家平台同质化竞争严重,用户不需要花钱听歌,广告主不敢投放广告。
盗版侵权歌曲被下架后,很多歌曲用户无法再免费下载。
此后,每家在线音乐平台都要付出不菲的版权费购买音乐,用户想要听到某个平台独家版权的歌曲,只能选择成为平台用户乃至付费用户,或者购买数字专辑。
数亿忠实用户的聚集又吸引了广告商,现在打开每家音乐APP,几乎都能看到广告。
打击侵权盗版,让在线音乐平台有了相对清晰的盈利模式,有些平台甚至实现了盈利。
同样的一幕也曾在在线视频产业上演。
2009年之前,我国所有的视频网站都存在侵权盗版现象。
2009年11月,广电总局进行了一轮盗版网站清理行动,对伊甸园等111家视听节目网站服务进行关闭。
此后,广电总局还要求视频网站传播的境外影视剧必须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并联合网信办等部委每年开展打击互联网盗版侵权的“剑网行动”。
之后,各个视频网站开始清理盗版版权,购买正版视频。
很快,网友们发现无法再下载盗版资源,想看的影视剧在视频APP上又有现成的,很多人就转向拥有独家影视剧资源的网站,成为付费会员。
而网站因为版权太贵,开始发展自制剧、自制大电影,这些自制的“独门武器”又构成新的吸引力。
曾因为《太子妃升职记》聚拢一批会员的乐视,就是在大家对版权不在意时,用较低价格大规模购买版权,建立起自己的版权库。
直到现在,乐视的版权分销也是其不多的盈利板块之一。
保护版权,为在线视频、在线音乐产业奠定了发展基础,让产业走上正轨。
但是,我国的版权环境还没有到达理想状态。
比如动画片热播后,街上的小朋友抱着的却是盗版玩偶;很多影片还没有上映,网上已经有资源传播,极大地影响了电影票房表现。
最近动漫作家夏达与姚非拉的版权之争,也说明保护版权的意识和力度有所欠缺。
这种欠缺继续影响着我国电影产业和动漫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电影产业票房收入约占总收入九成以上,衍生品开发几乎为零。
动漫IP也被迫放弃了衍生品开发,走上了做游戏、挣快钱的路子。
而在欧美日,衍生品收入才是版权收入大头,如美国衍生品收入高达电影总票房的70%。
今年《星球大战7》上映前三个月,迪士尼就开展衍生品售卖,仅一个bb8机器人(21.530, -0.37, -1.69%)的销量就有望达到20亿美元,而星球大战系列衍生品累计收益已超过270亿美元。
这个机器人在中国售价1000多元,为什么这么贵呢?据说是由于中国的版权环境不好,海外IP衍生品的授权金额,国内是美国的三倍。
产业大树想要根深叶茂,必须有版权净土。
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今年,我国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提出了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法定赔偿上限,完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情况纳入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等措施。
近期国家版权局又下发通知,要求网盘服务商主动屏蔽移除侵权作品,切断了侵权盗版作品传播的主要渠道。
有理由相信,随着版权变现渠道畅通和维权机制完善,随着尊重版权、保护版权意识提高,未来还会有更多产业迎来转机,助推我国成为知识产权强国。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