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朋友曾经在广州一家专门托管企业众众号的新媒体广告公司待过,目睹了他们刷粉,刷阅读量假象。当合同快到期时,他们为了完成客户交接的微信公众号增粉任务,经主管财务审批后,与刷粉团队联系,达到一天1万粉的增粉效率。再加上之前偷偷所刷的粉丝,加起来达到30多万粉丝的数量。
而且这家公司还自养了IT技术人员,采用技术手段,一小时内让微信文章阅读量过万!
这家公司服务的微信公众号,不仅有市面上耳熟能详的大品牌,还有政府的公号,一单广告业务收取10万至20万,作假不可谓不猖狂。
其实这种刷粉,刷阅读量的造假方法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比如:
1,一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高阅读量,但是转发率很低,点赞率很低,明显就是刷的。2,如果这个微信公众号有庞大粉丝,但是后台读者留言少的可怜,那么极其明显就是刷的。笔者就曾见过造假公众号,拥有20万粉丝,但是后台留言,一天都是0,这造假也太雷人了!3,增粉频率忽高忽低:
像前几天,微信公号的粉丝都是以几十位增长,忽然这几天猛涨几万,而且又没搞什么火热活动,没推出什么劲爆的文章,那么明显就是刷的!有读者就要问了,这造假那么容易看出,为什么这些黑广告公司还得以赖以生存,验收广告的客户都在干什么?
首先,是这些黑广告公司包装手法太过高明了,他不仅将公司装修得高端大气,还雇来一批文案,设计,影视人员。只不过这批人员多半刚刚毕业,涉世未深,老板给他们发比实习多一点的工资。再加上,这家广告公司之前确实肯下本钱,招揽了几个厉害人士做出了经典案例(但随后就卸磨杀驴,被解雇了),因此一些大公司被其华丽包装所蒙蔽,花钱与其合作,将企业公众号交付于他管理。
与这家广告公司交接的甲方负责人,早看出了其刷粉的假象;但是乙方黑广告公司私下给回扣利益,堵塞其口,并威胁道:
“这新媒体广告,你作为验收,也起到一定责任,东窗事发,你也逃不过。”如此威逼利诱,甲方负责人竟然欺瞒自己的上级,与乙方黑广告公司合作无间,导致这些造假行当,一时难以发现。结果,可想而之,这些新媒体虚假广告投放到市场,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消费者对商品依然陌生,而投资公司白白亏损一大笔钱。
新媒体广告,正是由于其新,在运用新鲜广告方式刺激市场销售时,更出现了不少弊端,所以投资公司要认真谨慎地鉴别,加大监督力度,防止徇私舞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