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司法系统通过创新机制与科技赋能,正以"快准稳"为核心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形成多元协同的法治保障体系。以下是主要实践路径:
一、"快"字提速:高效解纷机制
1.财产保全促履行
大同法院通过"快保全、强执行"模式,24小时内冻结债务人资产,迫使隐匿的欠款人主动履行债务,实现"以保促调、以保促执"的司法效能。
2.繁简分流提效率
西安新城法院推行金融案件"繁简分流+快审快结",集中保全、送达、开庭等流程节点,实现"四快"(快保全、快送达、快审理、快结案)。
3.线上调解减诉累
喀喇沁旗搭建"云上法庭"系统,提供线上调解、开庭一站式服务,2023年诉调成功率高达91%。
二、"准"字发力:精准治理矛盾
1.分类施策定分止争
法库县大孤家子法庭针对航空产业基地特点,创新"五多工作法",通过法官下沉网格、田间丈量调解等方式精准化解涉农纠纷。
2.专业调解靶向破题
喀喇沁旗设立劳动争议、婚姻家庭等专业调解室,并吸纳行业人才组建调解队伍,满足多元司法需求。
3.普法宣传前置预防
安顺市打造"安晓法"普法IP,通过方言短剧、直播答疑等形式精准普法,2024年开展进乡村活动350余场,覆盖20万人次。
三、"稳"字筑基:长效治理体系
1.党建融合源头治理
永昌县法院西河法庭通过"党建+审判"模式,联合派出所、村委会化解兄弟土地纠纷,实现亲情修复与社会稳定双赢。
2.法银共建优化环境
新城法院主动对接金融机构,建立"法银共建+司法释疑"机制,2024年通过背对背调解促成保险合同纠纷当庭履行。
3.专项行动企服快车民生
黑龙江省司法厅连续四年开展涉农纠纷专项行动,2025年春耕期间排查化解涉农纠纷3761件,保障农业生产秩序。
这些实践表明,通过科技赋能、机制创新与多元共治,我国正构建起覆盖城乡、高效普惠的法治服务体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