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国家的公民都有对自己国家进行缴税的义务,中国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国家在对公共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向公民征收税。并且,在我们生活之中,也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税收,比如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等。在税收方面,一般收入高,经济实力雄厚的人或者企业反而时缴税会多。而这个时候,收入偏低的人群,税收反而少,甚至在很多地区和场所还可以免税。
我国提倡"不偷税,不漏水",个人缴纳个人税,企业缴纳企业税,这是每个公民和企业需要完成的义务。目前中国的税收加在一起有28种,除个人税以外,其他种类税收个人生活中很少会遇到。那么,有小伙伴好奇,每年我们交税那么多,收回去的税都用在了哪里?如今答案来了!
此前,财政部发布数据,2019年全国税收为15.8亿元,相比去年同比增长了1%。非税收为3.23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20%以上。2019年,全国生产总值为约99.1万亿;
15.8万亿税收仅站GDP比例16%左右。而目前世界上高于此数值的国家非常多,而世界平均税收水平高达38.8%,由此可见,中国在税收方面算比较轻了。
公民税收都用到了哪里?
之前提到,国家收上去的税,通常用于公共基础建设。2019年,全国公共预算共计支出23.9万亿元,比去年增长8.1%。其中教育支出奋勇为3.5万亿,比去年增加8.5%。其次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近3万亿,最后城乡社区支出2.57万亿,卫生医疗健康支持1.68万亿,科研支出9500亿等。
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对教育产业发展花费最多,而义务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消耗无法用实际数据去计量,所以很容易造成消耗。而社会保障,职工福利同样是支出根本,保障民生民用。至于基础建设,医疗卫生,科学科研等为可持续性支出。虽然对比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支出较少,但是后续支出水平丝毫不亚于前者。
如今,国富民强,无论是教育还是社会保障,又或者基础建设,这些所谓的消耗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社会更好的发展,给人民带来利好。并且,中国虽然是税收大国,但是却不是"重税大国",每年在支出方面远大于实际税收。相比于其他国家,我们在税务方面,要幸福得多!那么问题来了,大家有尽到缴税的义务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