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日的中国贸促会的例行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孙晓表示,当前有企业反映,一些热门航线运价已经有所下降,集装箱海运市场不再“一箱难求”。
近期,中国贸促会针对500多家企业开展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外贸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物流慢、成本高、订单少。
56%的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和物流费用高,例如海运航线运价虽然短期下跌,但仍处于中长期高位。
62.5%的企业表示,订单不稳定,短单小单多、长单大单少。
订单少成外贸企业主要困难
近期,受美元强劲,人民币贬值和欧元汇率持续走弱等影响,不少外贸企业被裹挟其中。
广东汕头从事不锈钢厨具出口外贸的张老板表示,人民币现在贬值,1美金换多更多的人民币,对于出口来说还是比较划算。但尽管人民币贬值,也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兴奋,因为订单少了。
张老板表示最近一个月,他所在行业相比去年订单少了四成,“出口和内需都差了很多。”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谭雅玲也认为,现在,人民币的贬值不足以使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之前,人民币升值到了6.3,已经超出了企业能够盈利的成本线,再加上这两年伴随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不断的上涨,叠加海运价格上涨、用工成本的上升,订单锐减,中小企业特别难熬。”
继7月12日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
1关口后,欧元对美元汇率8月23日再次跌破1:
1,最低曾跌至1比0.9934,创下20年来新低。
多家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欧元贬值已经影响了企业出口订单和利润”“导致部分客户下单延迟”等。
山东一制鞋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丹麦、捷克、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欧元贬值导致欧洲消费水平降低,加之能源危机,使得欧洲国家市场需求下降,大大影响了公司的出口订单和利润,短期内受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客户下单更趋保守,倾向于频繁下小单,不像以前那样大量囤货,订单倾向于少量化,随卖随订,基本不压货,所以订单越来越小,大单越来越少。”
浙江一家玩具企业的负责人表示,“海运运费比高峰期降了一些,但运往仍受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降幅小,费用也不稳定。今年欧洲客户的订单量比去年明显下降,有的客户因无力承担成本上涨,还要求我们降价。这些都挤压了中小企业的出口利润。”
目前,外贸企业的诉求主要集中在维护国际国内物流稳定畅通、落实纾困帮扶政策、便利跨境人员往来等方面。一些企业期待恢复国内办展和放开境外参展,以获取更多订单。
但在调研中,也注意到一些积极因素。近三个月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加快落实,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企业预期和信心正在逐步改善。
孙晓介绍,贸促会也采取一系列举措稳外贸。支持企业以“代参展”等方式赴海外参展,助力企业“保订单、增订单”。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国际商事法律服务,助力企业防风险、稳市场。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