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科院)发布调研报告称,近年来,我国实施的降成本措施取得成效,尤其是减税降费措施使实体企业直接受益,企业创新意愿不同程度上升。
同时,报告抽样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银行贷款依然是企业外源融资的最主要方式,其次是债券融资。
据介绍,2017年财科院线上调查230万个数据点,回收了14709份有效问卷,对企业成本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察和分析。
样本企业遍布全国各个区域(东部、中部、东北部和西部),覆盖全部所有制类型(国有、集体、外资和民营),涵盖了各个规模企业(大型、中型、小型以及微型企业),涉及15个行业。
而且,样本企业量的地域分布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相吻合,能够全面真实反映当前实体经济企业的真实运营状态。
一年前的2016年8月份,国务院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全面部署“降成本”有关工作。
“减税降费的效果最为明显。”本次调研课题组负责人、中国财科院院长刘尚希介绍,调研数据也显示,三年来,样本企业“纳税总额与利润之比”从2014年的77.33%下降至72.51%,降幅为6.2%。
“从调研省区的实际情况看,国务院降成本工作部署及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推出降成本‘组合拳’,取得了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用能、物流、制度性交易成本等良好成效。”调研报告指出。
报告同时显示,企业设备利用率略有上升。
样本企业2014年至2016年设备利用率情况分别为83.64%、83.71%和84.23%,略有上升。
其中,国有企业设备利用率最高;而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设备利用率较低。
以2016年为例,国有企业设备利用率为86.57%,而集体企业为83.67%。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最高,微型企业最低。
以2016年为例,大型企业设备利用率为86.33%,而微型企业为81.79%。
企业创新意愿在上升,民营企业创新意愿高于国有企业。
报告以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来衡量企业的创新意愿。
样本企业2014年至2016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1.71%、1.82%、1.89%,呈上升趋势,表明企业创新意愿在上升。
分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创新意愿高于西部地区。
以2016年为例,东部地区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2.16%,而西部地区仅为1.07%,相差一倍之多。
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企业研发支出占比最高,2016年为2.37%,国有企业最低,仅为0.76%,前者是后者的三倍之多。
另外,报告针对企业融资成本的抽样调查显示,2014年至2016年,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资金规模,我国企业外源融资的总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受货币信贷宏观稳中偏紧的影响,2016年以来,企业融资增速放缓。
在各类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依然是企业外源融资的最主要方式,其次是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与其它融资方式(信托、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相比仍然较少。
但对比单家企业的各类融资规模时发现,单家企业的平均债券融资规模要远大于单家企业的平均贷款规模。
降成本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助力实体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实现标本兼治的降成本目标,报告提出以下六方面建议:
一是“治未病”:处理好防风险与降成本的关系;二是“定心丸”:管理和引导市场预期,注入确定性;三是疏通“经络”:促进金融与实体企业良性循环;四是挖掘潜力:进一步降税费应以政府减支为前提;五是形成合力:建立部门协调机制,降低不确定性成本;六是定期“体检”:
建立降成本政策评估与反馈机制。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