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是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在2006年之前,一直是智能手机的代工生产商,后来转型开创自主品牌,进军智能手机市场。
随后用了短短6年的时间,创下赫赫战绩,其市值一度达到319亿美元,在美国市场的季度销售额曾赶超三星和苹果这两大巨头。
事实证明,HTC当初的转型无疑是成功的。
2010年,HTC的收入美国市场占比为50.6%,欧洲市场占比为32.3%,亚洲及其他市场仅为17.1%。
高端国际化路线成就了HTC的巅峰时代。
但好景不长,在竞争激烈、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苹果、三星等老牌科技巨头,出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心理,开始寻找HTC的软肋,让这个智能手机界的“小弟弟”安分点。
于是乎,2009年,一家名为IPcom的公司在德国起诉HTC侵犯其专利权,要求禁止其在德国销售。
随后,HTC败北,痛失其德国市场。
这厢欧洲市场的专利战带来的动荡还未平息,那厢在美国苹果公司就向HTC发起猛烈攻势,打响了专利战。
2011年8月,苹果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了关于HTC涉嫌专利侵权的申诉。
结果HTC再次惨败,美国从2012年4月19日对HTC手机正式实施进口禁令。
至此,历经两次大规模专利战“屠杀”的HTC,失去了欧洲和美国这两大主要国外市场,“将HTC建成世界第一的国际品牌”的梦想也成了最大的空想与奢望。
欧洲市场失利,美国地区惨败,面对专利战,HTC节节败退,这是因为苹果等各大竞争对手抓住了其要害,攻击专利这一最大软肋,一击即中。
企服快车专家表示,HTC是由代工企业转型而来的,基因中缺乏技术、专利的积累,在智能手机行业这一专利密集型行业,HTC可谓是“先天不足”。
即使,HTC曾尝试花高价购买专利来增加自己的专利储备,还是无力扭转专利战中的处于劣势的局面。
全球化时代 企业该如何布局海外专利
与其说HTC的“陨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如说HTC是在自食专利布局战略缺失的恶果。
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踌躇满志,渴望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
格力、海尔、阿里巴巴等行业“老大”已经走在了前列,但小知提醒,怀揣进军国际的梦想固然值得鼓励,但不要忘记吸取HTC失败的教训,提前做好海外专利布局工作。
因为,专利已经成为市场竞争中一种杀伤力极大的武器,不仅仅能给竞争对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以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甚至能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市场。
国内企业要做大产品未动,专利先行,唯有如此,才能未雨绸缪,做到有备无患。
那么,该如何在海外该如何布局专利呢?
首先,企业应该从自身出发,分析当前产品的市场前景如何。
如果有国际市场前景,就有必要在海外做好专利布局,避免像HTC那样,在面对国际专利纠时纷毫无反击之力。
其次,关注竞争对手。
在竞争对手主要产品所在海外市场,企业可以开展专利布局,为对手设置障碍,用专利实力与竞争对手抗衡。
第三,回归行业技术,通过海外专利布局实现逆袭。
以小米为例,在国内手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专利技术拥有量还不能与华为、中兴相提并论。
之前,小米购买2000多项专利技术为进军美国市场做准备,进而不断完成自己的专利储备,以期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两架马车”齐驱并进。
总之,海外专利布局不仅仅要从企业所在的行业出发,还需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自身产品的市场前景和自身的发展规划。
在成熟的技术领域进行深挖,在新领域进行创新,拥有开创性专利技术,做到产品未动,专利先行。
在国际专利诉讼案件爆炸性增长的今天,海外专利布局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专利已不仅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提升竞争力的武器。
HTC的没落,是血淋淋的事实。
海外专利布局,是一切立志走上国际市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点。
企服快车商标转让网是企服快车环球(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企服快车知识产权是商标行业知名的企业,全国较早成立的商标 代理机构,特别是在商标转让领域,盘活闲置商标几千例,日前,企服快车商标所拥有的待转让商标资源全国第一,商标交易量全国第一,企服快车商标转让是全国最大最全 的商标转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