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短视频自媒体、社区团购,因为疫情迅速发展,这些行业的特点就是用工较灵活!一起来了解一下灵活用工。
灵活用工到底是什么?
灵活用工的概念是从海外飘过来的,它起源于美国,流行于日本,最近几年开始在国内逐渐崛起。
崛起的原因主要包含三方面:
首先是国内网络经济的发展迅猛,新商业模式下衍生出很多新兴职业。
像网红达人、外卖骑手、专车司机,无一不是网络经济下的产物。
传统意义的用工关系已经满足不了这些新职业的发展了。
其次是国内人口红利开始弱化。
以前国外的很多公司都在中国有建工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国家用工便宜。
而今,我国人口结构慢慢发生变化,生育率下降、老龄化上升,导致劳动力成本也在上调,这部分红利将逐渐消失,企业人力成本也开始走高。
最后就是国家的政策助推。
除了洞察到以上两方面的变化之外,再加上金税三期/四期、社保入税对企业合规经营提出了高要求后,国家也开始倡导企业用工灵活化,便于合理降低企业人力成本。
这可谓是给企业关上了一道作弊的门,又开了一扇合法的窗。
从2019年开始,国家陆陆续续发布了一系列倡导灵活用工的通知和意见,也表示将抓紧出台灵活用工政策和规范。
灵活用工解决了什么?
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改变两端关系的灵活用工平台。
它这头跟需求企业签约,那头再与零散员工签约,撮合双方的业务关系,解决双方痛点。
双方的痛点是什么?
企服快车面,很多企业受行业限制需要大批量雇用季节性员工,或者临时性员工,又或是合作关系的员工。
这些人不好弄,直接签劳动合同,需要缴纳社保,增加人力成本;人员信息要管理,增加管理成本;人员开支没有票据,增加税务成本。
这个过程当中要是存在违规操作,那在当前的国家监管体系下,企业要冒极大的财税风险。
若是再有个什么劳动纠纷,就更加伤脑筋了,用工风险也不可控。
另企服快车面,从员工角度来说,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个税太高。
尤其像一些网红、专家顾问,都属于高收入人群,企业给他们按劳动报酬所得代扣个税,发到手就没多少钱了。
而灵活用工平台的作用就是:企服快车面解决企业合规且成本可控,企服快车面解决员工个税高的问题。
容易引发税务风险点主要来自员工的个税问题。
因灵活用工模式下,“员工”一词就不够恰当和全面了,后面大家都用“个人”来代替“员工”的称呼。
总体来说,灵活用工的优势大于劣势。
就优势而言:
一是可以帮助用工企业节约成本,企业可以免去各项补助金、公积金、交通费补助、租房住房补助、电话费补助等众多开支。
二是用工企业可以提升效率。
比如外包的形式下,外包公司对于某个特定行业和领域的业务更加熟悉,对政策及变化也更加掌握。
如此一来,便可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此帮助用工企业提升效率。
三是灵活用工还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比如税收返还。
此前江苏规定,地方政府对于在当地园区入驻的企业,会对入驻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按一定比例返还,可以返到地方留存(增值税50%,企业所得税40%)的70%~85%。
而重庆此前规定,地方政府会对入驻企业所缴纳的税收按一定比例返还,最高可以返到地方留存(增值税50%,企业所得税40%)的60%~80%。
政策施行后,企业切实享受到了税收折扣,给企业带来了便利。
当然,灵活用工并非全是优点,也潜在一些风险点。
比如一些用工企业财务不健全,存在支出与票据不符的情况;个别用工企业对灵工不够重视,故意规避保险、社保等保障责任;还有一些用工企业选择的外包公司资质不足,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不健全,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等等。
灵活用工涉税涉票案例分析
近日,顺利办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披露:
2021年10月,顺利办公司6家全资孙公司灵活用工业务因未在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取得成本发票,被税务机关识别出存在企业所得税纳税风险。2022年税务、公安、审计署等多部门联合调查非法涉税中介机构,涉及非法灵活用工平台和非法代开发票企业成为查处重点。
在灵活用工持续火热、相关公司借机上市之际,相关部门均重点关注灵活用工业务,种种迹象传达出明显的信号是:
用工可以灵活,但“开票”断不可“灵活”。下面我们以顺利办《公告》为引分析灵活用工存在的涉税涉票法律风险,以飨读者。
风险点一:未取得合规凭证、取得不合规凭证面临查补税款、处罚
根据顺利办《公告》,若顺利办6家孙公司无法换开、补开合法扣除凭证,则面临主管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滞纳金的行政责任。
尽管顺利办称主管税务机关并未否定6家孙公司该项成本的合理性及真实性,但税务机关最终认定如何,不能排除被认定偷税的风险。
风险点二:业务操作违规、回流资金涉嫌虚开
实践当中,尽管用工业务真实,但由于业务、财务操作不规范,而导致资金回流产生,这种现象极易引发虚开法律风险。
风险点三:平台代征个税错用税目、税率涉嫌偷税
2021年9月,美团要求骑手注册个体工商户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随后其官方发布《美团重申“严禁诱导和强迫骑手注册成个体工商户”的说明》,明确提出“严禁诱导和强迫劳动者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以规避用工责任”的要求,规范配送合作商用工行为。
实际上,将自由职业者注册成为个体户,使其报酬按照“生产经营所得”缴纳个税,将使自由职业者个税税负一定程度上减轻。
但是,实践当中,对于灵活职业者取得平台支付的报酬属于“生产经营所得”还是“劳务报酬所得”存在争议。
近期,河南省某县税务机关对某灵活用工平台进行了检查,认为其以“生产经营所得”代征自由职业者个税错误,应以“劳务报酬所得”代征。
税务机关遂对通过该平台代开发票的个人追征税款、对平台征收个人少征税款万分之五的违约金。
这一现象暴露出灵活用工平台在代征代开活动中仍存在灰色地带,“生产经营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界定不够清晰,致使灵活用工平台对于“经济实质”的把握不准确,导致错误适用税目、税率,进而导致多征、少征税款的现象。
灵工平台监管再升级,合规是第一要义
2021年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从以票控税向以“数”治税的转变,当下各地税务机关也逐步实现了税务大数据转型。
例如,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充分利用总局上述数据库资源,依托江西税务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了纳税人跨区域风险提示、灵活用工平台企业风险识别、建筑劳务行业涉税预警3个创新业务应用场景。
同时,金税四期即将到来,信息共享、信息核对渠道打通,实现了从“上网”到“上云”的转变,税务机关风险识别能力进一步加强。
灵活用工平台需要自身掌握好国家税法政策,不可滥用优惠政策,合法合规合理经营业务。
这样才能在行业利好的大趋势中立于不败之地,也能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放心合作。
灵活用工这一新兴事物,正处于政策红利期和新风口,在政策的加持下获得快速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灵活用工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5%,预计2022年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