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三年来,着力构建五位一体大宣传格局,形成“一网一微一抖一刊一基地”知识产权传播矩阵,打造成为面向“管理部门+创新主体+业内同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宣传基地。
一、主要做法
(一)多措并举,提升知识产权业务宣传效果。
邀请专家线上线下举办业务讲座,解读政策、分享成功案例。
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推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知识产权业务流程服务内容。
选派专利预审员深入企业、高校、工业园区、科研院所开展专利申请实务和专利预审业务宣讲,提升企业和公众对知识产权业务的认知度。
(二)多点开花,集中开展知识产权科普宣传活动。
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阵地作用,组建同心石榴籽讲解队,结合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宣传周、商标品牌节等重要节点,面向相关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领域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中小学生等举办“开放日”活动,通过“看+听+观摩+互动”的形式,增加知识产权科普教育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知识产权文化理念。
(三)多点发力,强化知识产权法治宣传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与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建呼和浩特知识产权审判法庭,通过常态化开展普法“八进”活动。
协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开展专利无效宣告案件远程口头审理。
面向社会开放旁听典型知识产权案件庭审活动,打造知识产权法治教育基地。
(四)多管齐下,打造“北疆知识产权”品牌特色宣传矩阵。
以微信、网站、刊物、抖音为载体,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引导公众严格保护和高效运用知识产权成果。
凸显内蒙古知识产权文化特色,将《安安知道》IP形象在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印刷品、视频展播、宣传资料、衍生纪念品等载体中充分延展应用。
二、实践效果
(一)知识产权业务宣传助企高质量发展。
2024年接收专利预审申请5772件,受理5715件,经预审合格案件4427件,已授权329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794件,授权率92.8%,占同期自治区发明专利授权总量42.12%。
预审案件平均结案周期为2.79个工作日,预审案件100%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实现预审业务“0超期”办理,大幅缩短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专利授权周期。
(二)知识产权科普宣传激励知识创新。
连续四年制作《安安知道》科普微视频,连续三年获国家、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普微作品、内蒙古自治区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在内蒙古自治区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户外大屏、地铁、公交、航空等各有关平台集中展播。
连续两年参加内蒙古科普讲解大赛,获优秀奖、三等奖。
2021年,《安安知道》系列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承百年创新精神 享知识产权成果”知识产权类视频作品一等奖,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媒体展播。
(三)知识产权法治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联动内蒙古相关高校、中小学、法院、电视台等,录制《说法班会》《奔腾小记者》节目,采用“普法趣味游园会”“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寓教于乐中传递知识产权法治理念。
“沉浸式”旁听“零距离”观摩庭审,借助具体案例宣传保护知识产权重要性,提高社会公众、经营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四)知识产权宣传矩阵厚植知识产权文化理念。
围绕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统筹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与融媒体,打造立体化、全媒体宣传矩阵,形成“一网一微一抖一刊一基地”知识产权宣传矩阵。
编印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内蒙古知识产权》,全方位展现内蒙古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动态,及时传达国家、自治区知识产权工作有关决策、决议等精神。
运营“北疆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账号,以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知识产权文化,展现内蒙古独特的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和保护举措,为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