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共享单车出现,解决了很多上班族“最后一公里”的通勤问题。我们在享受共享单车的服务的同时,也见证着它们的更新迭代。经过几轮厮杀,ofo黯然收场,摩拜被美团收购,青桔、哈啰后来居上。
今天,知舟电商要跟大家说说现在风头正盛的哈啰出行。
现在,哈啰单车已经不限于单车领域,其已经进化成囊括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车服、哈啰换电和哈啰顺风车等综合业务的专业移动出行平台。坡道城市的哈啰电动车也开始普及。
2018年9月17日,哈罗单车在上海宣布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对于更名原因,哈啰出行CEO杨磊称:
“啰”字多了一个“口”,寓意着哈啰后期将采取更多措施与公众沟通交流,成为有亲和力的邻家品牌。但是此次更名真的只是像杨磊介绍的那样简单吗?待知舟君来给大家揭秘。
知舟电商在中国企服快车查询到:哈啰出行所属公司——上海钧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自2016年9月至今共有583条商标申请记录,单从数量看商标布局意识是没的说!
然而,最初钧丰公司申请注册的商标中涉及“哈罗”二字的,多以不带口字旁的“罗”为主,仅有一件2016年10月申请的第21580479号第39类“哈啰”商标使用了带口字旁的“啰”字。
之后大批量申请带口的“哈啰”商标就要到2018年4月18日了。
然而,早在2014年3月3日,哈罗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就在第38类服务上申请注册了“哈罗同行”商标。这甚至比钧丰公司申请最早的第21580479号第39类“哈啰”商标的申请时间还早了约两年半。
显然,哈啰出行在快速业务扩张道路上遇到了商标“拦路虎”!
知舟电商了解到:北京哈罗从2014年开始到现在总共申请注册了147个商标,其中大部分与“哈罗”、“哈啰”有关。最初申请的多为“哈罗”相关商标,而从2017年3月开始,哈罗出行也申请注册了多个带口字旁的“哈啰单车”商标。
这些行为无疑都标志着两家企业在“出行”系列商标争夺的白热化,甚至到了对簿公堂的地步。
在知舟电商看来:“哈罗单车”更名为“哈啰出行”的做法,对于双方可能都是好的。只不过,从现在的形势看,加上口字旁并不能避免相关用户混淆误认,规避潜在的冲突,二者在商标权上的纠纷还将继续。
就此事,知舟电商想说:商标纠纷维权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商标规划布局!且商标申请遵循“申请在先”原则,从本案也不难看出,商标越早申请对企业越有利,越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即使后申请者在市场上占有更大规模。哈罗被迫改名就是很好的说明。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