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个月底,这家名为Uniloc的公司,起诉了腾讯,理由是微信侵犯了其两项与电话会议技术相关的专利(专利号为:
US8571194B2,US7853000B2)。有兴趣了解这两项专利的可登陆自己来服务平台(zijilai.com.cn)查询。事实上,早在 2003 年,Uniloc 就曾因为起诉微软而轰动一时。Uniloc Corporation公司是业界赫赫有名的专利流氓,不仅微软,迈克菲、索尼、谷歌、NEC、FACEBOOK都曾遭遇同样的命运。
那么,什么是专利流氓呢?
一些公司或团体,本身并不制造专利产品也不提供专利服务,而是从其他公司、研究机构或个体发明人手中低价购买专利,然后专门通过专利诉讼赚取巨额利润,业界称之为patent-troll,汉译为 “专利流氓”、“专利蟑螂”、“专利地痞”、“专利海盗”、“专利投机者”等。
Patent-troll给人一种不劳而获的印象,深为业界诟病。他们藉由购买在手专利对运用相关技术的企业进行诉讼。有些中小企业缘于资金人力的压力不想涉入诉讼,被迫高额专利赔偿;有些大型企业接二连三地受到他们的挑战,企业经营被扰乱。
下表是近几年比较出名且与Patent-troll有关的事件。
从上表,可以看到出目前Patent-troll的主战场在欧美,主要是美国,针对一些较大的公司。对于从事出产品出口的企业来说,除了做好海外专利布局,对于Patent-roll可能造成的干扰,也应提前做些规划防患于未然。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专利流氓”都恶意利用知识产权,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目前,国际上对这样的团体或公司,比较中性的称呼是NPE(Non-practising entities,非实施主体)。他们当中相当的一部分,不再是利用专利集中的优势地位去抬高专利许可价格,谋取不正当经济利益;而是成为专利供需双方(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牵线搭桥,主要盈利来源是收取中介费用。
下图是对NPE的营运模式的简单图示。
随着专利的运营(包括但不限于转让、许可、授权、投资入股、资本化等让专利直接获得商业价值的方式)迅速成为国内外业界的热门话题,业界对NPE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了:
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
通过市场对专利资源与实际需求进行整合,是知识产权市场上的有机组成部分。
专利价值发现者、供需匹配者以及价值实现和维护者,保证了知识产权在市场上进行有效的交易和运营。
对专利分门别类地进行搜集。
激活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的内在潜力,促进知识产权应用多元化的发展,推动专利技术转化及交易。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