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公司注册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很多时候,注册公司是由于信息被盗用。那么,如果想注销这样的公司应该如何处理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份被他人冒用进行公司注册,你需要本人或经过身份公证的委托人向作出该登记决定的市场监管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反映情况。如果因地址迁移、管辖权调整等因素,使得登记机关发生变更,则由当前的登记机关负责撤销该注册。

在市场监管部门之后,您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呢?被冒用的人需要提交由本人签署的撤销登记申请和本人现用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本人到场时需出示原件)。如果身份证件丢失,还需提供报警回执、身份证件遗失公告、银行挂失记录以及由专业机构出具的笔迹鉴定报告等文件。虽然这些不是必需材料,但对确认冒名登记的基本事实非常重要。

在登记被冒用人的反应情况后,登记机关会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公司涉嫌冒名登记的相关信息,包括被冒名登记的时间、具体登记事项以及登记机关的联系方式等。公示期限为45天。如果在公示期间,登记机关完成调查并得出结论,可以提前终止公示。

与此同时,登记机关将对冒名登记的行为展开调查。在调查结束或公示期满后,将作出相应的调查结论,并基于此做出撤销、部分撤销或不撤销登记(或中止调查)的决定。最终,相关的撤销或不撤销登记(或中止调查)决定将送达被冒名登记的公司及被冒用的个人。

如果登记机关决定撤销登记,将会在登记注册系统中标注这一撤销状态,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公众进行公告。

同时,由于冒名登记造成的被冒用者的信用惩戒及市场禁入措施将会暂停执行。

通过工商部门直接处理。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取得公司登记的指导意见》,被冒名者可以向工商部门反映情况,之后通过法院的民事诉讼方式来解决此事

首先,由法院作出判决,确认注册文件或类似文件无效;随后,再请求工商部门根据法院的判决撤销公司注册或进行相应的变更。这种方式通过法院的行政诉讼方式来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工商管理部门撤销虚假的登记。工商登记机关主要通过形式审查来履行职责,这种方式客观上无法对每一项登记进行全面的审查。

通过刑事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在冒充股东的案件中,通常涉及伪造或篡改身份证、私自刻制印章以伪造公司文件,以及伪造验资证明等行为。如果这些行为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虚报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