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市政机构收入整体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非税收入核心根据调查,掌握市政机构收入状况,将所有机构收支纳入预算,进一步规范机构财务收支管理。主要做法:

一、调查摸底,把握我市事业单位收入状况。

根据《市级事业单位收入统计表》的制定和发布,市级事业单位应当填写2018-2024年企业收入收入交付情况,并报主管部门批准后申请财务相关部门。共收到241个市政机构填写的《市政机构收入统计表》,其中公益机构171个,公益机构69个,暂时不分类单位1个;对我市事业单位收入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筛选梳理,清除待规范的收入管理机构。

筛选241个市级事业单位填写的《市级事业单位收入统计表》后,整合企业提供的财务会计报表,清理40个收入待标准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未及时、全额提交、预算管理不规范。

三、分类整理,标准机构收支管理。

(1)将固定收入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他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国有资源(财产)有偿使用收入等9个非税收入的自收自支机构的收入和支出纳入部门预算,并将其从非税收中心转移到财政相关部门。由于资金来源为自收自支,非税务中心报政府批准后实施了9个单位的收支方案。企业收支在非税收入财务账户中计算,未纳入部门预算。报有关部门和领导批准,自2024年起逐步纳入部门预算,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清理扣除国有资源(财产)有偿使用收入未上交的10个公益二级机构的收入,上交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上述企业由于资金来源为自收自支,收支未纳入预算管理,扣除国有资源(财产)有偿使用收入未及时全额上交财政。

(三)预算中包括21个公益二级事业单位的收支。这类企业的收入大多是经营性收入,不需要上交财政,所以部门预算没有按要求编制,企业的收支由行政机关控制。自2024年起,规定主管机构敦促下属二级机构申报编制部门预算,所有机构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杜绝机构收支管理的不规范。

根据事业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行为,提高事业单位收入综合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