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积金,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但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积金分为法定公积金、任意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但根据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公积金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任意公积金)、资本公积金。

或者先看法律规定:

《公司法》

第十六十六条 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利润的10%纳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不得提取。

公司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损失的,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损失。

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决议,也可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任何公积金。

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公司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第一百六十七条 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和国务院财政部门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

第一百六十八条 公司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转化为增加公司资本。但是,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损失。

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保留的公积金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接下来看看公积金的分类:

一、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与收益无关,属于资本部分。

根据《公司法》,资本公积金包括资本溢价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资本公积的会计内容包括:

投资者出资额超过注册资本和股本份额的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收益和损失。规定基本一致。在实践中,企业接受的赠与、资产增值、其他公司因合并而接受的净资产属于资本公积。

生活中最常见的应该是资本或股份溢价。

二、法定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

法定公积金是必须提取的公积金。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前,应提取利润10%纳入法定公积金。当累计金额为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注意是利润分配前的提取,所以有人说不可能用法定公积金分配利润,损害公积金的效用。

三、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

任何公积金,顾名思义,公积金是否提取,如何提取,由公司自由决定,法律不干涉。

公积金有什么作为,为什么要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可以增强公司的财力,扩大生产经营,防止亏损。因此,为了稳定公司的发展,法律将要求提取公积金。公积金有以下用途:

一、弥补公司亏损。

公司亏损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弥补亏损是重中之重,利润先用来弥补亏损,公积金也要用来弥补亏损。

但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金不能用来弥补损失。前面说过资本公积金属于资本。法定和任何公积金都属于收入。资本和收入需要严格区分才能看到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其次,资本公积用于弥补亏损等于资本作为收入分配,伪装等于资本分配或逃避出资,不利于公司资本稳定,不利于全面资本,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维护。

二、扩大生产经营

企业扩大生产经营,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公积金可用于增加投资。

三、转增公司资本

增加公司资本对公司和股东都有好处,但同时也不能破坏公积金弥补亏损的目的。因此,法律给予了限制,保留的法定公积金不得低于增加前注册资本的25%。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金用于转增股本,仅限于资本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不能用于转增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