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中常常说到的印花税,是指在企业发生经济活动或者行为,产生了合同的签订。因为这种合同订立,而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税种。也就是说,印花税是针对订立合同而征收的一种税。因为纳税凭证需要粘贴上税务局核发的印花税票,而得名为“印花税”。你对印花税都了解哪些呢?

印花税的核算:

在营改增之前,印花税是通过"管理费用-印花税"和"营业税金及附加"进行核算。

营改增以后,印花税不再通过上面两个科目进行核算,而是直接通过“税金及附加”科目进行核算。

但是,实际操作中,也有一些财务人员使用"管理费用"或"营业税金及附加"对印花税进行核算的,这可能是一种习惯问题,一时半会改正不过来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财务人员对新的税务政策不太了解。

备注,实际操作中,老会计习惯性通过“管理费用-印花税”核算印花税,这其实是错误的。

印花税的记账分录:

1. 计提印花税时:

借:税金及附加-印花税

贷:应交税费-印花税

2. 实际缴纳印花税税款时:

借:应交税费-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3. 期末(月末或年末)将计提的税金及附加结转至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税金及附加-印花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