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授权,对于品牌授权商来说,能够运用自身品牌优势,进入不同品类市场,扩大用户增量,以低成本撬动高利润,同时,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
来源|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本刊记者 / 孙建奋
原文标题:南极人,做一场严肃的吊牌生意
谈起吊牌、贴牌产品,国内消费者总是敬而远之,这是因为部分贴牌产品的确存在品控不足的问题,让消费者感觉受到了欺骗,不过,“存在即合理”,品牌授权这种模式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足以见得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商业价值。
国内外差距巨大品牌授权的商品种类视授权品牌的特点而有不同,一般服饰、文具、玩具、礼品等是最受授权品牌欢迎的产品,例如迪士尼系列种类繁多的各种经典IP造型授权等,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授权产品种类的开发也是愈加丰富。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们总是有意或无意接触到品牌授权的相关产品,从实物产品,如卡通形象、运动、玩具、服装、电子游戏、食品、文具等领域,例如费者们耳熟能详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食品饮料品牌授权;再到无形产品,文化、娱乐、影视类产品等领域,例如迪士尼、华纳、梦工厂、环球影片等集团旗下的影片授权等等。
可见,品牌授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服装行业也不例外。
事实上,品牌授权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最成功的代表企业之一是迪士尼公司,其品牌授权的领域包括玩具、服装、室内装饰、家具、食品等,并将其最知名的星球大战、冰雪奇缘、漫威英雄等IP授权其他企业,在很多行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借此获得了巨额收入。
2019年,迪士尼以547亿美元授权商品零售额排在全球授权商第一位。
国际授权业协会发布的《2020全球授权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授权商品零售额为2928亿美元,同比增长4.5%,达到6年来增幅最高水平。
据《2020年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2019年我国年度授权商品零售额达992亿元,同比增长15.9%,被授权商大量分布在玩具游艺、服装配饰、食品饮料及礼品纪念品四大行业,分别占比17%、15%、12%、9%,占据半壁江山。
从2019年整体产品销售数据来看,授权产品的价格、销售额等普遍高于无IP授权的同类产品,这意味着消费者心理普遍能接受有IP的授权产品价格高于无IP的同类产品,且消费者对于同一IP的产品的复购意愿强烈,显然,IP产品深受消费者信任。
虽然国内IP授权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较快,但2019年全球TOP10品牌授权商并没有任何中国品牌上榜,而美国品牌独占前9席,其中迪士尼、梅雷迪斯、AuthenticBrandsGroup位居前三,可见中国品牌授权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
但也要看到,国内的品牌授权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
去库存,促就业品牌授权,对于被授权商来说,能够借助品牌知名度快速扩大销量,可以节约品牌建设成本、降低周转风险。
以国内纺织服装行业为例,行业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同时存在大量生产白牌(没有品牌)商品的优质厂家。
对于这部分中小厂家而言,自建品牌周期长,成本高,风险高,而自身白牌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易导致存货积压,继而引发资金周转困难,陷入经营危机。
此外,部分厂家山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但随着国家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这部分厂家生存空间日益收窄,众多供应商寻求正规品牌的授权亟不可待。
南极电商、恒源祥、北极绒等企业的品牌授权模式契合了这些零散供应商的需求,供应商通过支付较低的费用就可以获得品牌授权和相关服务,这既解决了品牌的问题,又可以借助这些品牌商的服务生产“爆款”产品,大幅提高销售金额。
以南极电商为例,凭借着多年的电商运营经验,利用大数据赋能,自主研发了数据管理工具“南极数云”,深挖存量市场,探索增量市场,同时监控产品及竞品数据,完成产品升级迭代及爆款打造,这些数据在南极人共同体实现信息分享,指导供应商打造爆款产品,及时应对市场变化。
品牌授权,对于品牌授权商来说,能够运用自身品牌优势,进入不同品类市场,扩大用户增量,以低成本撬动高利润,同时,有助于企业做大做强。
从全球TOP10品牌授权商的授权零售额收入来看,品牌授权商业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国内方面,本文中的南极电商近五年的GMV金额突破1100亿元,且处于持续增长态势。
倘若南极电商没有转型,靠自产自销的模式销售额能否突破100亿呢?答案显而易见。
南极电商的品牌授权模式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间接促进了就业问题。
虽然南极电商的员工总数不超过600人,但是合作的工厂超过1600家,假设以每家工厂平均30位员工计算,则南极电商间接解决了4.8万人的就业问题。
此外,南极电商的经销商有6585家,假设每家经销商雇用5位员工,则南极电商间接解决了3.29万人的就业问题。
间接解决8万人的就业问题,南极电商的转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不过,品牌授权具备一定弊端,品牌方自身不进行生产,难以把控产品质量,进而造成消费者对于品牌信任度降低,品牌溢价能力下降。
国内外品牌授权商因为品控问题而遭到消费者遗弃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也是品牌授权方快速发展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授权商如何解决品控问题?
首先,严进宽出。
品牌授权商要对供应商进行严格核查,具体而言,供应商应具备相关行业3年至5年的经验,熟悉制造的所有流程,过往生产的产品不存在重大纰漏,产品质量过硬,同时,供应商本身不存在版权、劳工等纠纷问题。
若供应商生产的产品多次出现质量问题,经过指导仍未改正的,则应该及时停止品牌授权合作。
经销商同样需要具备相关的经验,发现经销商售假则终止合作。
其次,多次抽检。
企业内部设立相关的质管部门,培养相关的人才对合作供应商每批次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检,若抽检发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大规模的抽检,此外,还需要安排一些临时检查等,避免供应商的“面子工程”。
同时,可以聘请第三方质检机构,对供应商产品进行监督,可以以买家身份随机向经销商购买产品,对产品进行测评。
最后,承担责任。
不管是供应商生产的产品,还是经销商销售的产品,当产品出现了问题,品牌授权方第一要务不是推诿,而是应当对产品进行核查,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向社会大众公布,同时,勇于承担自身的过错,毕竟,当把自身品牌授权给供应商/经销商,产品出现问题时,自身责任无法推卸。
与世界级品牌授权商巨头相比,南极电商的品牌授权尚处于“初始”阶段,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此外,虽然南极电商GMV规模持续增长,但部分消费者对于南极人品牌的认知仍然处于服装品牌,这说明南极人品牌的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服快车拥有百万商标,45大类全类别优质R标供您挑选,如果您的企业需要一个好商标,请联系企服快车。
企服快车与您一同前行!
企服快车
||企业简介——经中国商标局备案授权的正规代理机构,百万优质R标45大类齐全,全程公证处公证,即买即用!
||承接业务——专注于商标注册、商标买卖、版权代理、商标疑难案件风险代理、上报初审、异议、驳回复审、撤销三年不使用案件、无效宣告等知识产权类相关业务。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