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改革实施首月,制造业纳税人减税规模最大,民营企业减税幅度较为明显。财税专家表示,这体现出个税改革既促进社会公平,又增添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改革初衷和重大意义。
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优化了税率结构,大幅拉大了中低档税率级距,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中低收入人群。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罗天舒介绍说,10月领取工资薪金所得在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减税幅度都超过50%,占税改前纳税人总数的96.1%,减税金额达224亿元,占当月总减税规模的70.9%。
数据显示,改革实施首月,工资薪金所得减税304.1亿元,减税幅度41.3%,工薪阶层普遍受益。
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民营经济贡献了60%以上的GDP,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
数据显示,改革实施首月,民营企业员工少缴个人所得税164.5亿元,占当月减税总额的54.1%,减税幅度44%。“从首个申报期的减税成效来看,民营企业减税总额和减税幅度都比较大,这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提高竞争软实力。”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介绍。
个税改革对于提高民营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个税改革后,我们公司大部分的员工不再缴纳个税,员工工资上涨,人心更稳,国家用政策红利为我们留住了人。”山东曲阜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刘磊说。
各地税务机关召开税企座谈会,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为企业掌握个税政策提供帮助。在福建名佑食品有限公司,会计廖景惠在制作10月份的公司报表时感受到不少变化:
“刚刚接手这个工作,以前往往需要一整天整理、计算才能完成员工个税代扣代缴。现在,在税务部门面对面政策宣讲和申报辅导下,我能够轻松申报,工作压力减少很多。”据悉,针对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税收“堵点”,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实施进一步支持和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促进民营企业减税降负等5方面26条具体措施,明确2019年对民营企业等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报送的资料还将再精简25%以上。
据了解,个税改革首个申报期,制造业员工个税减税规模达到58.5亿元,占本月减税总额的19.3%。其中,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个税减税规模最大,实现减税34.3亿元,占全部制造业减税额的58.7%。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斌说:“制造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成本高,也是高收入人群集中的地方,降低税负,有利于推动制造业更好发展。”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