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27235亿元,同比增长11%,在国民经济调结构、稳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的主体规模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以优质原创内容为核心、以突破产业边界为路径、以分享经济为纽带的“音乐+”发展模式成为音乐产业发展的新生态,“创新、跨界、融合”成为2015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音乐版权实力显现
《报告》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中国音乐版权环境继续好转,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版权许可收益再创新高,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24%。
其中,复制权和表演权收益都呈现出翻倍的快速增长。
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2015年的总收入也创新高,达到1.55亿元,不仅扭转2014年收入减少趋势,还同比实现11.51%的增长,网络直播的音乐版权问题也开始成为关注重点,线上KTV及网络演艺部分的音乐版权自2015年开始填补管理空白现象后,也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而数字音乐的市场规模达498.18亿元。
其中PC端音乐市场规模为58.06亿元,同比增长13.4%;移动端音乐市场规模为41.5亿元,同比增加22.8%;电信音乐增值业务为398.62亿元,同比略有下降。
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01亿,同比增长4.8%。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由于音乐版权保护环境的持续改善,技术的不断创新,音乐服务的完善化,使得未来移动端数字音乐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数字音乐市场整体规模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卡拉OK作为音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惠及房地产、餐饮与服务业、专业音响设备等多个行业领域。
2015年末全国共有娱乐场所79816个,同比减少5.14%。
但2015年卡拉OK行业总营收达到846亿元,同比增长5.8%。
随着网络音乐用户的整体上涨,在线KTV平台的用户也增长迅速,众多在线KTV企业进军线下的尝试也已初见成效。
线上线下音乐产业均有成果
2015年中国内地实体唱片产值规模为5.59亿元,同比下降9%,新华书店等传统线下渠道实体唱片销售约为4361.3万张,同比下降23%,但出版种类的增长以及黑胶唱片成为行业“新宠”,表明实体唱片的未来将更多承载着粉丝的青睐,注重文化品质内涵、加快数字时代的战略转型是唱片行业面向市场新竞争的关键。
而音乐类演出市场规模则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4.8%。
票房总收入为45.55亿元。
其中各类大中小型演唱会的票房总收入29.72亿元,音乐节票房总收入3.48亿元,Livehouse票房总收入6341万元,剧院音乐类演出票房总收入11.72亿元。
2015年,我国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总产值达5.64亿元,同比增长15.6%。
其中影视剧音乐总值为2.94亿元,同比增长27.8%;游戏音乐收入为1.2亿元,同比减少4%;动漫音乐总产值为1.5亿元,同比增长12.8%。
2015年一批国产动漫精品力作的出现,影视、游戏行业产业资本的不断涌入,以及影视剧、动漫、游戏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都为影视剧、游戏、动漫音乐未来的产值增长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总资产达178.38亿元,同比增长了47.6%。
营业收入总额8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5.91亿元,基地园区利润总额达6.6 亿元,其中主营业务利润4.73亿元。
2015年音乐产业基地各园区与音乐产业相关入驻企业总数1755个,从业人员总数为13690人,同比增长42.5%。
尽管2015年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营业收入有下滑趋势,但各个园区在音乐机构聚集、音乐人才汇集、产业服务集成等方面表现突出。
在以音乐为主线,以聚集高端音乐产业要素为动力,促进原创音乐的生产和出版,构建完整音乐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链接
2015年主要热点和趋势
1.《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是推动中国音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政策保障。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中国音乐产业发展作出了中长期规划。
《意见》作为首部音乐产业发展专项指导政策,标志着音乐产业有望成为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这极大地鼓舞了音乐人的信心、激发了音乐产业相关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创造活力,也为各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的产业扶持实施细则指明了方向,《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中国音乐产业经过探索性发展和资本热烈追逐,未来将进入规范、良性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强力整治下音乐版权环境的持续优化。
2015年国家版权局《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关于开展网络音乐版权重点监管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使得2015年以来中国音乐版权环境持续优化,不仅音著协、音集协两大组织的版权收入再创新高,一度充满乱象的网络数字音乐领域在国家版权局重拳整治下秩序明显好转。
数字音乐版权从“独家”走向“转授权”的共享新形式;各大音乐服务商兼并整合形成了腾讯海洋系、阿里系两大集团在维权上抱团取暖的态势,也为数字音乐产业实现用户收费业务奠定了基础。
3.“音乐+”产业融合生态体系的初步形成。
2015年以来,在互联网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催化下,以音乐内容产品为核心的“音乐+”产业融合生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如“音乐演出+造星经济”的复合型粉丝经济模式,“音乐+旅游”的文化融合发展模式,“音乐+互联网”的在线演出直播模式,“音乐+科技”背景下音乐制造的“智造业”升级模式,以及音乐IP电影改编的“音乐+影视”的融合发展模式等等,都表明音乐产业内的各细分行业之间、音乐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产业边界正在技术和资本的渗透下不断被突破,形成了基于用户需求价值最大化的新的产业生态。
推荐专题阅读
商标注册
商标转让专题
商标注册专题
商标法规
商标类别
商标产品
著名商标
天猫入驻
商标查询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