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推介会是茶农展示产品的大好机会。丹露春产业农民合作社经理钱振磊说,他为参加这次推介会忙活了很久,虽然累了点,但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品茶交流,他心里美滋滋的。本次推介会,钱振磊还带来了新研发成功的乌龙茶,让市民有了更多选择。
“我们利用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老化叶片,采用大红袍、铁观音的加工工艺,创新研制了乌龙茶。”钱振磊拿着一包大红袍茶叶介绍,这个茶口感很好,价格也不高,每斤两三百元,在茶叶中算是低档价位的茶了。
推介会现场,除了乌龙茶外,海阳市步鹤山茶果业合作社研制的白茶也让人眼前一亮。“步鹤山白茶芽毫完整、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是引进安吉白茶和福鼎大白的优良品种,南茶北引,经过驯化改良形成的,具有北方白茶独特的品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道。经理张志刚告诉记者,海阳茶商生产的大都是绿茶和红茶,目前生产白茶的只有他们一家。
与往年不同,今年推介会上,茶商在介绍茶叶品牌时,用“海阳绿茶”商标的多了。“很快我们包装上就会打出海阳绿茶的商标。”海阳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明勇介绍,之前“海阳绿茶”商标被南方商家抢注,导致海阳本地绿茶一直不敢使用这样的商标。“经过多年努力,今年终于被追回,以后商企可以名正言顺地使用这样的商标了。”
“以前由于不能使用‘海阳绿茶’商标,各个茶企都是各自注册单独的商标,单打独斗各自宣传。”张明勇说,以后“海阳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一旦注册成功,将更有利于茶农们抱团发展,向标准化发展。目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草案已经制订,并向有关部门申请,“以后海阳茶业发展将更加规范。”
人工采茶用500元 机器采摘100元就够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海阳生产的低端茶叶两三百元一斤,高端茶叶有的几千元一斤,有的甚至要上万元。茶农们说,与南方相比,海阳生产茶的成本偏高,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人工成本高,二是越冬管理上成本高。
“采茶、炒茶、包装全都是人工完成。”丹露春产业农民合作社经理钱振磊介绍,雇工人采茶,一天至少要支付六七十元的工资,忙的时候要雇佣几十个人一起忙活,而且一些精品茶要求采茶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有人采摘方法不对,采下来的茶当时看不出什么,等炒出来以后秆就会发黑,这样的茶叶都是不合格的。”
钱振磊告诉记者,有一些精品茶要求采得精细,一般七八斤鲜茶才能出一斤干茶。“人工费就得四五百元,这几年人工成本还越来越高。”目前海阳茶农基本上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作业。“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成本,今年我买了两台采茶的机器,明年就可以使用了。”钱振磊说。
“南方很多地方都是用机器采茶的,用机器采茶成本降低了。假设采一斤茶,人工费需要500元的话,使用机器,100元就够了。”钱振磊说,使用机器采茶省了不少事,“就是两个人拿着机器沿着茶树走,机器自动采摘,摘下来的叶直接装到后面的袋子里。”钱振磊说。
记者了解到,由于海阳纬度较高,茶树越冬需要扣大棚,这部分成本导致越冬管理的成本跟着提高。
本次推介会设置了茶文化展示、技术研讨、茶事大赛、经验交流等多元化系列活动,其中专家现场指导让不少茶农受益。
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表示,“做品牌比做茶更重要”。茶产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海阳发展茶产业,一定要做好规划,不能盲目地扩大规模。
鲁成银介绍,要想做好茶产业,一定要做出有自己特色,有自己个性的产品。海阳种茶有自己的优势。海阳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土壤多为偏酸性土壤,非常适宜栽植茶树。同时,海阳地处北纬37度,受温带湿润海洋气候的影响,昼夜温差大,茶叶越冬期比南茶长1-2个月,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
鲁成银强调,一定要重视品牌打造,提高质量,打造标准化种植,加强宣传。要重视科技支撑,“什么品种合适,什么工艺最恰当,这些都需要科技手段支撑。”鲁成银建议,茶产业可以与旅游观光的第三产业结合,延长茶产业链。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