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行的这一道程序是杀青,接下来是揉捻、烘干,最后就是包装。”进入4月份,春茶上市,孙运芝也忙活起来。4月21日,在炒茶车间,他时不时捧起茶叶,用手轻轻地捻一捻,闻闻香气、看看火候,“炒茶是个功夫活,一点也不能马虎,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51岁的孙运芝是东港区后村镇的种茶能手,近几年,凭着一身种茶、炒茶的好手艺,注册成立公司,设立专卖店,茶叶销往全国各地,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也成为十里八村茶农中的佼佼者。
作为南茶北引的试点,在后村镇,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产业。从众多茶农中脱颖而出,让茶产业之路越走越宽,老孙说,这全靠一枚小小的商标赋予的力量。
“同样的茶,人家卖几千块钱一公斤,你才卖几百,这是为啥,没有商标啊!”当年后村镇工商所工作人员的一番话,让老孙醍醐灌顶。1998年开始种茶叶,他只想着在茶园埋头苦干,从来没想过可以在“商标”上下功夫。2013年,老孙正式注册了“高吉山”茶叶商标,并在2014年由个体散户升级,成立自己的茶叶公司。
手握自己的品牌,老孙自嘲地说好像又多了一个“孩子”,不敢有丝毫懈怠,只要得空闲就往茶园里“钻”,查看茶树长势,更换新品种,还到处学习新的管理技术。在茶叶包装上,从内到外全部重新设计,告别过去简单的大众化包装,迈向高端。
“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在价格这块。”老孙娓娓道来,以前就像无头苍蝇,没有目标,到处搞批发卖茶,价格被压得太低,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现在,同样的茶叶,价格至少翻了四五倍,定价权在自己手里,不怕打压。
“就比如我屋后那片老茶树,以前炒好的春茶一公斤卖不到1000元,现在至少4 0 0 0元,就这个价格,还预约不到。”老孙笑呵呵说道,当散户的时候,卖茶全靠打价格战,即使人家觉得你的茶叶好,也不知道你是谁,现在有了商标就等于有了“身份证”,有了卖向全国各地的“通行证”。
老孙告诉记者,就在采访的头一天,一个北京的客户主动找上门,下了订单。一枚小小的商标给老孙的茶事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尝到甜头的老孙将自己10亩半的茶园扩到了60多亩,甚至连炒茶机器都更换了三茬。现如今,有上门讨教经验的茶农,老孙就会唠唠自己的“商标经”。
“小”商标创造“大”经济。在后村镇,从小茶厂到大茶企,商标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日照市林苑茶业有限公司是后村镇茶叶的龙头企业,名下有“极北云岫”“林苑春”2个商标。在公司技术负责人董彦才眼里,商标作为企业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极北云岫”不仅是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名牌产品,并且在2021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格评估中,被评价值1.23亿元。
“用好一个商标,就能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企服快车百姓。”据东港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高峰介绍,目前,东港区茶叶类注册商标达到2698件,占全市茶叶类商标注册总量的38.58%,日照绿茶商标成为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围绕日照绿茶这一支柱产业,近年来,东港区市场监管局在西城、后村等市场监管所设立知识产权服务站,零距离引导、服务茶企、合作社和茶农“无标注标,有标创牌”。
同时,不断完善种植、加工、销售等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我还申请了在外包装上使用‘日照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个商标傍身,还有市场监管所把关质量,还愁啥?”老孙告诉记者,虽还未到茶叶盛产期,但是他的茶叶已经订购出250多公斤,“干了20多年,越干越有劲头!”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