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随着阿里巴巴将加入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赞助计划,成为“云服务”及“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的官方合作伙伴的消息,阿里巴巴在网络知识产权问题上再度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面对数字时代网络知识产权侵权这个世界性难题,阿里巴巴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执着创新,其实是一场孤独的跋涉。先来看和名品商标一起看一组数据:
仅2016年阿里巴巴全平台知识产权投诉商品量达到2000万以上,其中申诉成立率高达49%,涉及卖家数约20多万,总成交影响5亿以上。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发声不断。
2017年2月27日阿里巴巴召开2017年度打假工作交流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2017年3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其个人微博上发布公开信,表示要像治理酒驾那样治理假货,引起两会代表的热议。
那么,看了这组数据,面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上,我们可以从阿里巴巴身上学到什么?
首先,要学习阿里巴巴面对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处理的流程和方法。
早在2003年淘宝网成立之前,阿里巴巴就已经建立了专业团队处理海内外的知识产权投诉。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网络知识产权侵权处理流程和操作方法,如确立并完善了“准司法”式的承办人操作,以及较为智能化的处理标准和流程。一旦奥林匹克专属的电商平台建成,完全可启用阿里巴巴的现成经验进行操作。
掌握治理的网络知识产权纠纷防控技术。
网络知识产权大数据治理,就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经过一系列复杂计算,对网络用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提炼、归纳,对构成知识产权侵权的行为进行识别,主动命中并删除涉嫌侵权商品信息的链接。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在2015年就建立了假货识别模型,特别是图片识假技术还在不断升级演进。
因对知识产权诉讼的科学方法。
一旦陷入网络知识产权诉讼,在较为为客观的网络知识产权数据支持下还原事实、查清真相。阿里巴巴将权利人的网络知识产权数据和相关投诉处理的历史数据等进行汇总,并被知识产权诉讼团队分析、筛选、研究、整理,最终以证据的形式提交法庭,极大便利网络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