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0岁的黄刚强是重庆威诺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他从2014年来到永川后,3年获得50多项专利,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外专利技术上的空白。
他研发的HTC回转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是行业首创,一条智能制造生产线可以代替21名工人工作,为公司创收近3000万元。他主导研发的全国首台双Y轴发动机缸盖(体)智能化生产线做到了永不停机、机器人值守无人化、加工生产柔性化,为公司创收达2400多万元。他主导研发的VTC动柱式交换工作台加工中心,为公司带来3500多万的收入。
黄刚强是四川绵阳三台县人,毕业后到当时的长征机床厂上班。虽然大学时学过相关知识,但是刚开始时他并不懂。为了尽快适应工作,黄刚强加班加点学习,主动请教带他的师傅,积极到现场去。
由于勤劳肯吃苦,几年后,他当上厂里机械设计所所长,还曾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2014年,黄刚强离开家乡来到永川,担任重庆威诺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分管产品质量与研发等。
到公司3年来,黄刚强一直争取创新产品,为用户提高效率,为公司创收。
在采访过程中,黄刚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公司的产品,HTC回转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当时这种产品只有意大利才有,国内根本没有,为了填补国内没有的空白,我们公司才研发了这款产品。”
他主持研发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将HTC回转式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研发成功。
望着这台得意作品,黄刚强眼里充满宠溺,说话的音调也提高了。“这台机器能代替21名工人,这是全国首创。”
原来需要21个人来操作整条生产线,现在只需要一个人操作这一台机器就可以了,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这台机器能加工很多产品。
黄刚强说,这台机器比原来的设备更加便宜,还把人解放出来了。目前,这台机器已经卖出15台,为公司创收近3000万元。
他为公司创收上亿元
在为公司研发新产品的工作中,黄刚强立下汗马功劳。为用户量身定制机型并提高了数控机床智能化水平和提升了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其中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技术上的空白。
在研发VTC动柱式交换工作台立式加工中心时,公司很多人认为这种产品研发出来后没有用,没有市场。
“我十分坚持我自己的判断,这台机器研发出来后,综合效率能提高2倍以上,1台等于原来的2台,成本却只相当于原来1.5台的价格,而且占地面积只有原来的一半,节省一半以上人力。”
半年后,机器终于研发成功。凭借着远超原来机器的优点,这款机器大获成功。到目前为止,这款机器卖出100多台,为他们公司创收3500万元以上。
对于为公司创收了多少钱,黄刚强并没有算过,但是至少上亿元了。“我们是搞技术的,只要做出高效率,低成本的产品就行,关心那些做什么。”
主导申报50多项专利
2016年8月,黄刚强主持研发的全国首台双Y轴发动机缸盖(体)智能化生产线获得成功。这种生产线能连续生产永不停机,还能做到加工生产柔性化和机器人值守无人化。
这条生产线,国际领先,有10余项适用新型专利,首次实现了无人化生产线。现在已经有用户预订了一条生产线的机器,大概能创收二三千万元。
黄刚强十分注重专利的申报与研发,来到重庆威诺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后,他主导申报50多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6项,他亲自研发的就占了50%以上。去年,威诺克公司产值达7000万元,其中销售的专利产品占60%以上。
他还经常激励员工创新和申报专利,当他看到公司员工情愿画,却不愿申报专利,他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激励机制。申报成功一个专利奖励多少钱,发明一个专利又奖励多少钱,专利产品做得好的,每年单独拿出10万元进行奖励,研发新产品,3年之内有新产品提成奖,3年后按成熟产品实施奖励。这样一来,整个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变得非常高。
黄刚强说,未来他还会坚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争取一年开发2项产品以上,继续为公司创造利润。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