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开车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行驶在隧道时,速度会不知不觉“飙”上去。
车速过快,也让隧道逐渐成为交通事故的主要发生地。
如今,这个安全漏洞被一项新技术堵上了——源自浙江的“隧道控速视觉诱导控制系统”正用“会跑的灯光带”来调控车辆的速度。
日前,由浙江省交通集团丽水管理中心自主研发的“隧道控速视觉诱导控制系统”,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
这项技术目前已在丽水的3条隧道里安装使用,经过近两年的测试,隧道内车辆控速效果明显,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15%。
接下来,该技术将在省交通集团所辖的其他高速公路隧道推广应用。
控速系统的研发者,来自浙江交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刘松荣技能大师工作室”。
“高速公路隧道空间小、参照物少,开车容易产生错觉,出现无意识加速的情况。”刘松荣说,他们针对丽水地处山区隧道多的特性,研发出这一让车辆行驶更安全的技术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根据隧道内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每间隔15米,就在道路安装一组恒速闪动的蓝色LED诱导灯,同时设置相应的闪烁频率。
进入隧道的驾驶员,可以通过观察诱导灯的“跑动”速度和闪烁方向,来判断车速是否过快。
“一到溪口隧道就精神一振!”郑亮是有着16年驾龄的“老司机”,每周都会穿梭于丽水市区和景宁之间。
他对这一技术赞不绝口,以往隧道内景观比较呆板,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自从有了跑动的诱导灯,不光提振注意力,超速时还会引起心理上的不舒服,从而控制车速。
“具有跑动速度的诱导灯相当于一个参照物。”刘松荣解释,当车速和诱导灯同步时,人和灯处于同一频率,心理上相对舒服。
当车速过快或过慢时,人就会产生“超过灯”或者“追逐灯”的不适感,从而及时调整车速。
经测算,装上了控速系统的隧道,车辆行驶速度总体下降10公里/小时,隧道内车主的安全和驾驶舒适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