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预测下,商标注册量过亿的神话多快实现?我认为,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要多快有多快,大概率会比下一次商标法修改的速度快。
这么说很主观,但也不完全是无缘无故或无根无据。昨天在新浪财经直播频道上,我和杨静安律师、唐有龙律师一起聊了商标抢注的话题。主持人杨律师问我:
知名艺人在商标注册与保护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我很不情愿地建议,目前,如果不想被他人抢注为商标,不想提出更多的商标异议、无效宣告申请,最省钱、最省事、最省力的办法就是自己抢先去注册。提过这个建议后,我的头就“嗡”的一声,意识到这简直是无底限地促进注册申请量的增加。我一向明确反对在全类商品服务上商标注册保护,认为这是严重的资源浪费。可是,无论先前被炒作的敬汉卿商标抢注案,还是最近被关注的毛不易商标抢注案,都是在提醒名人要赶紧注册自己的名字做商标。不然,可能麻烦就来了。
然后我想到,据说现在全网有上千万的主播,其中会有多少艺人、主播、网红认为自己的名字需要商标保护呢?我想应该有上百万吧。只要这些人认为自己已是网红或者说将来可能成为网红,在商标代理机构强大的推广作用下,很可能就认为自己需要商标全类保护。要知道现在的网红不仅仅指艺人,是指各行各业的人,我在抖音上关注的上百个网红,就基本是医生、画家、设计师、金融师、律师、花艺师、厨师等。
简单算一下,如果100万主播、网红、艺人、企业家等各种“名人”都要注册45类即45个商标,那么就是4500万件商标。一个亿的任务就完成了近一半。
还有新增的市场主体,如果这些企业接受了商标布局的概念,那数字就更不可小觑了。2019年新增了2100万市场主体,如果100万家被灌输了全类注册的必要性,又是4000万申请,加上已存在的2700万注册商标,过亿简直是分分钟的事。
这种算法看起来简单粗暴,似乎很不靠谱,毕竟2019年商标申请量还不到800万,但变化是以互联网速度进行的。随着各种商标抢注风波的炒作,“商标布局”已成为一个流行词在行业内被广泛应用。加之网络经济时代关键词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各个市场主体全类独占品牌的决心又坚不可催,全类注册俨然已是“正确又必须”的选择。
我对“商标布局”这个词的感受很不舒服。商标注册是为了保护在市场中使用的品牌,理论上有使用品牌的事实或需求,才有注册商标的必要。这本来是件逻辑简单的事情,现在却高大尚到“布局”的程度,真是可笑又荒谬,却又现实而无奈。企业正认真而隆重地探讨布局商标,我甚至都被几次邀请谈这个话题。
这还不包括大企业上万件的商标保护,不仅要保护阿里爸爸,还要保护爷爷、姥姥、姑姑、舅舅,而且都得全类保护。这么一算下来,不用加什么恶意抢注、囤积商标的情形,一年搞个几千万的商标申请真是soeasy。
可能有点夸大其词,可能我片面了点,反正对于上亿个市场主体来说,就算有一亿件注册商标,平均到每个主体头上也就一件而已。多?还是少?这个我就做不了评价了。
我还是老实地普及商标法基础知识吧。最后再说一遍,我真心不建议全类商品服务注册商标,但你要申请注册的话,相比其他法律程序,真还算便宜的。(张月梅)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