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网络零售额过去5年以平均每年99%的速度增长,2015年有望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电商市场。相比之下,作为电商核心环节的高质量仓储设施明显滞后。
中国仓储协会的数据显示,国内仓库面积总量约6.8亿平米,其中的大型现代物流仓库设施只占2%,即约1400万平米,租赁率已经超过95%,表明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对此,戴德梁行董事、中国区工业及物流地产部主管苏智渊10日向大公报记者分析指出,“对于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等国内前5大电商企业来说,目前都想把物流环节捏在自己手里,因此在全国范围展开物流仓库的建设竞赛——这给物流地产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电商企业同普洛斯、安博、嘉民等物流地产巨头之间的竞争”。
一边是资金雄厚的电商巨头们建设自营物流,一面是专业的国际物流地产商加快中国布局,电商物流仓库已经成为国内地产新热点。奶酪之争的背后,阿里巴巴会成为国内最大的物流地产商吗?
电商大手笔布局自营物流
电商和物流地产商,谁动了谁的奶酪?
最新数据显示:天猫在成都双流(1000亩)、浙江金华(1500亩)、天津(1500亩)等近10个城市为网上购物平台布局仓储设施;京东将在全国设立6大物流中心,位于北京(200亩)、上海(260亩)、广州、成都(20万平米)、武汉(1万平米)、沈阳(11.7万平米)。与此同时,苏宁的第三代物流基地布局几乎遍及全国,亚马逊在中国已设有11个运营中心,仓储物流总面积超过70万平米。
更受瞩目的是,2014年1月腾讯以15亿港元收购华南城9.9%的股份,一举以战略投资的方式切入物流领域,意在构建起O2O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零售服务体验。华南城是一家综合物流及交易中心开发商和运营商,有完善的仓储物流网络。除了腾讯之外,阿里巴巴牵头的“菜鸟网络”更是规模宏大,计划投资人民币3000亿元建设“中国智能骨干物流网”。
电商物流园区成“拿地故事”
苏智渊分析说,对于过去10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国际物流地产商而言,其利润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息差,即利用海外的低息资金,例如美国养老基金的资金利息低至1%-2%,投资中国国内物流地产获取回报;二是人民币升值;三是土地增值。“然而,随着国内各地土地资源越发紧张,物流地产开发商已经发现较难从地方政府手中直接获取一手土地。”
“在此局面下,‘电商物流园区’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前向地方政府,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政府拿地的‘最好故事’”。苏智渊指出,“传统的制造业物流对地方政府而言没有‘故事’可说,而电商物流的概念,特别是帮助政府吸引电商注册落税,能够有效帮助物流地产商获取新的土地资源。”
苏智渊认为,可以预见的是谁最先完成布点,谁就最先抢得垄断市场效率的先机。在高企的仓储租金和土地预期收益之下,未来电商物流需求增长与现阶段高端物流地产供应不足之间,是行业内企业都想动的那块奶酪。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