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是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很多高校老师都在知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平台开办有自己的账号,并认定成为优秀教育领域创作者。在网络上发表的有深度的文章,其影响力不亚于一篇核心期刊文章。
在网络这条快车道上,以后“网文”的影响力或将大于一些鸡肋的“学术成果”。早在2017年就已经有高校开始认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
浙江大学在2017年9月发布新规,规定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经申报认定后,将等同于“一级学术期刊”或“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其中,刊载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几大门户网站。
从浙大的这份认定办法开始,“网文”可以评职称就已一发不可收拾,各大高校纷纷下场认定优秀网络媒体文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将拥有9.837亿网民。网络也正逐渐成为人们发声、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对于高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属于各领域内的佼佼者,在某些话题当中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期刊难以企及的效果。
同时,互联网上 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的,我们急需一种科学正能量的话语出现。
发学术论文的目的在于传播学术与思想,表达意见与成果。但是学术期刊的订阅人群有限,大多只局限于学校师生、科研人员;又受限于阅读方式、时间等影响,学术论文的被阅频次也很有限。如果专家在网络上的文章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其达到的效果其实要比只刊登在书上要好得多。
好的文章不论发表在什么地方,其光芒终究是掩盖不了的。期刊论文可以是做科研的平台,网络拥有更大的受众,为什么不能成为科研成果的一种考核平台呢?
考核标准理当与时俱进,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正规学术评价体系,会是更科学的,具有引领风气的做法。
认定网络文章对我们评职称有什么影响?
利弊?
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虽然“网文”被纳入评价体系,但其仍处于陪衬辅助的地方,传统的学术规范依然是正统地位。
小编认为,认定网络文章对我们的有利影响更多一些。
在各大文件中,优秀网络文章可以抵用一篇核心论文,我们就将网络文章和核心期刊来对比下——
核心期刊刊登文章会论出身。同等文章质量的情况下,杂志社会优先录用单位好身份高的作者的文章。虽然核心期刊总是声称不搞身份歧视,但事实上,高职苦核心久矣。高职单位的作者想要发一篇核心基本上是没有门路的,核心杂志从最开始就将门槛提升,要求公办本科/二本以上。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很多高职单位的作者也有很好的文章。
网络文章就不一样了,网络是一个开放平台,学术期刊默认的作者限定完全不存在。只要你的文章够出彩,就可以被刊发出来。(这里指主流媒体平台)
从这一点来看,高职作者又多了条出路。
此外,核心期刊收到版面篇幅的限制,一年的载文量是有限制的,所以就造成了我们当前核心一版难求的局面。特别是艺术体育等小众专业,更是刊物少版面少。
媒体平台依托于网络资源,能刊载数倍于核心期刊的文章量。抢版面在网络平台上是不存在的。而且主流媒体平台的栏目众多,音体美等专业有足够的展示平台。
网络文章虽然不限量,不限方向。但并不是所有的“网文”都可以被用来评职称。对此,各单位有各单位的规定,或要求点击量在2W以上的,或要求浏览量在5000次以上的……总之,难度也很大。选题不大,质量不行的文章,即便是乘着“网文”的东风,也始终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发网络文章,能评职称!具体怎么发,还是需要好好研究研究。
主流媒体平台有哪些?
【1】光明网https://www.gmw.cn/
光明网是光明日报在网络时代的新延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于思想理论领域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
法律、文化、教育、艺术、体育、音乐等均可发表。
【2】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站之一。
社科、法律、科技、文旅等方向均可。
【3】消费日报网http://www.xfrb.com.cn/
主流网络平台包括中央或地方级的日报媒体平台,也包括行业权威网站。所辖甚广,不再一一列举。如有需要发表,可自行浏览学习+投稿。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