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作为一种已经形成体系的信息符号,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经过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活动,文字也经历了种种进化革新。
汉字折射出中华民族千年文明底蕴。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整理并推行全国的小篆时,其文字字形已经开始向匀称整齐过渡,笔画得到的简化,字形也变得圆润丰满;书写已经形成了规制并且几乎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了整齐和谐的长方形方块字体。
汉字的演变历史体现了国家对文明的重视以及汉语本身的魅力。
文字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
本文将着重以字体艺术为切入口,着重分析平面设计中字体艺术的基本原则要求以及规律。
一、现代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一)保持固有功效——可识别性
文字作为大众长期生活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拥有固定意义的识读符号,其主要功能是像向大众传达信息,因此必须要给受众一种准确明了的视觉印象,需要充分考虑文字最后呈现的视觉效果,如果表述不明确导致可识性丧失将会影响到字体本身固有意义。
因此,不管如何发挥,都应该保持文字的可识别宗旨,使其发挥本身的固有功效。
(二)形成规律视觉符号——整体统一性
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字体设计是设计字体的艺术和过程。
其“不同于手写与绘画等其他图形制作过程,是字母数字字符的机械存储与分配”。
每一个词组都蕴藏在统一整体之中,其笔画,字形,结构以及色彩,均不能因变化丧失整体观感,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不和谐,不舒服的感受。
(三)创造新视觉效应——艺术表述性
字体艺术设计相较于单一理式的文字抽象概念来说,具备传达感情的功能,并且具备审美价值。
每个时代关于字体的艺术审美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学趋向。
汉字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几大阶段。
纵观各历史时期形成的书体,特点各异,是中国人民对于字体艺术研究的开端。
时至今日,正楷依旧是主流字体设计方向,清朝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
魏碑属正书,康有为将对楷书之美的赞扬溢于行文之间,文字字体的魅力从中可见一斑。而在现代社会,字体艺术设计在基于审美态度、组成形态与风格特点等出发点上都有着丰富的可创造机遇。
现代社会出现了很多突出个性,创造独具特色的字体,形成崭新的视觉效应。
现代汉字字体艺术设计的主流为宋体与黑体,鉴古法之风范,融于现代元素,工整规范,清晰明朗,庄重大气;并且笔画简单明了,有方法规律可循。
这两种现代字体是字体艺术设计中不可绕过的重要研究对象,从这两个字体当中,现代字体艺术性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其一,宋体。
宋体起源于宋代,亦被称为“明体”,由刻书字体发展而来。
字形正方,横细竖粗,吸收楷体的用笔特点笔画接折转弯处皆有顿角,点撇捺勾挑与竖划粗细基本相同,尖峰短有力,工整秀丽,常用于正文论述。
近年来,宋体的分支也出现了很多不同变化,给人带来更多的新鲜观感。
其二, 黑体。
黑体笔画较粗,与宋体的形态相反,虽与宋体相较显得没有那么灵动雅致,却稳固敦厚,横竖笔画粗细一致,方头方尾,因此又被称为“方体”。
其多用于标题,或放在醒目的位置上,起到增强内容视觉效果的作用。
二、汉字字体的设计基本规律
从中国文字字体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出,字体的线条与勾画之前随着不断产生的变化,可以形成结构与规律,与人的视觉心理相呼应构成完美和谐的整体时,就会产生令人感受到舒适,优美,并且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文字字体。
(一)上紧下松
在人体美学中,人的身材比例通常上半身短,下半身长,看上去才会觉着身体比例更协调,整个人体是“美观”,否则会觉着矮短粗笨,因此高腰长腿裤可以提高人的视觉重心,起到改善身材比例的效果,符合大众审美心理。
字体设计亦是如此,文字字体高于原本整体的绝对重心——即字体所占整体区域的对角线相交之处,才会使整个字形字体清晰通透,没有沉重粗拙的观感。
(二)主粗副细
汉字当中起到支撑起文字整体框架作用的笔画被称作“主笔画”,其余则为“副笔画”,前者占据主要地位。
以中国古代隶书字体为例,隶书又称“隶字”“古书”,字体庄重,字形略微宽扁,横长竖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创作隶书时,就要抓住隶书“蚕头燕尾”的主笔特征,由此展开延伸创作。
现代字体艺术设计时先设计主笔画,后设计副笔画,有利于安排字体的结构,有效避免局部笔画粘连,字形整体条例不明晰,有效起到既能紧凑空间,又能调节构图的作用。
(三)穿插均匀
单纯汉字的笔画各部首,与不同汉字的面积不都是等分的。
调配均匀才能使整个字体看起来既有灵活的律动,又有安定的效果。
字与字之间要大小匀称,才可使整个字体看起来处于同一整体之中。
“口日田国圈”,虽然都是在方形中的文字,但为了使整体画面均匀,必须根据方形的笔画做出大小调整,如果都写的一样大,“口”就要略微提大,“圈”就要见小,见紧凑。
面积相同的字根据不同字体其最后展现的视觉大小也是不同的。
“田旦人”三字中,“田”是方形字,“旦”是梯形字,“人”是三角形字。
如果三个字上下等宽的话,就会出现“田”最大,“人”最小的视觉效果。
同样,在大小一样的方格纸中,画满横线的纸看着更高,画满竖线的纸看着更宽。
因此,横笔画多的字要上下压缩,竖笔画多的字要左右压缩。
例如“到”右边部首是竖笔画为主,因此要右压缩。
(四)行与行距
间距——即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是间隔留下的空白空间,适宜的间距也会使人的阅读更加舒适,反之就会有读起来很累或者絮乱的感受。
一般而言,文字之间的间距相对稳定,为字宽的十二分之一。
具体根据阅读媒介等阅读局部情况的不同可根据文字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产生新鲜的视觉效应。
行距一般要大于字的间距,可设置为单倍行距;
1.5倍行距,2倍行距等,亦可视不同情况做出不同调整。
三、字体艺术设计程序
与其他平面设计种类一样,字体艺术设计也要了解具体需求,结合专业知识,艺术审美,完成抽象思维转换为艺术表达的闭环,进而完成字体艺术设计创作。
其主要流程分为以下三环节。
(一)基本方案的确立
不同的字体艺术设计有不同的需求倾向,是主要为更好的传递文字信息还是主要为了传达艺术趣味性,亦或者二者均有,在什么时段什么地点使用,均在方案的考虑范畴之内。
浅显的例子,比如为金融,国家,学术机构创作的艺术字体与轻时尚商业媒体创作的作品必然是大不相同的;书籍装帧中,封面文字与内页文字的创作方式必然是不尽相同的。
其次,创意定位,方案表述,最终预想效果是一个字体艺术设计方案建立的三大基本过程。
通过了解客观需求完成创意定位,从专业知识与艺术审美两大方向拟定方案,给出简单明确的效果草图。
(二)明确条理
分析比较得出理想的设计方案以后进行细致的安排设计。
艺术审美是如何展现在字体艺术设计中的;该如何用专业知识将艺术审美在字体艺术中展现出来;立意是否明确;字体是否做到简明又美观;是否具有自身独特性。
根据自身设计的稿件与诸如此类的条例要求进行一一比对,查缺补漏。
(三)完成作品
现代字体艺术设计,电脑后期制作常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拥有不可忽视的视觉影响。
电脑输入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诸多与实际表现效果不相符的状况,电脑的后期调整十分重要,模拟诸多可能出现的效果,提炼达到最佳解决方式。
除此之外,电脑后期效果添加,例如浮雕光线背景等,基于方案不同需求适当添加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字体设计,英语称为“type design”,其不同于手写和绘画等其他图形制作方式,它是字母数字字符的机械存储和分配,是文字按照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规划的过程。
在现代,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语言,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内可以探寻出文字的多种实用性与艺术性。
字体艺术的研究使文字以其独有的形式向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焕发生机。
字体艺术设计研究为现代前瞻性人才提供更明确的条例归纳总结,进而散发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巨大魅力。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