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客户端等在全民范围内的普及,使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传播媒体兴起,掀起新一轮信息传播潮流,发挥着信息传播、交流、服务等多元化功能。
微信公众平台既是新兴的信息传播平台,更是当下媒介环境变革的重要表征,是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
既然微信公众平台是基本的信息传播平台,那必然具备传播学基本属性,因此,在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创建上,可从传播学视角予以探究。
近年来,高校在信息传播上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大力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成为高校信息传播的主流渠道。
为了促使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更好的发挥其传播效果,可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传播学角度进行优化,切实有效的提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
一、传播学视域下微信公众平台建设要点
传播学是针对传播行为、传播过程、传播规律等的科学。
对于传播过程的研究,传播学先驱拉斯维尔提出“5w”模式,即传播内容的发出者——传播主体,传播活动的血肉——传播内容,传播活动的手段、媒介——传播渠道,传播活动的受众对象——传播对象,传播活动的成功与否——传播效果。
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五方面可系统阐述传播活动全过程。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信息传播方式,要想探究其平台建立效果,应将传播学“5w”融入其中,全方位把握高校微信平台的特点与运行规律。
(一)传播主体权威性
高校作为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主体,可发挥其学术优势,强化其在学生群体中作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同时真正如“意见领袖”那般与学生平等共处,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不再是上下级的控制力,而是以专业的、积极地、正面的影响力吸引大学生的关注。
使高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更为科学的进行内部管理,同时使大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直观获取信息咨询,强化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二)传播内容丰富性
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的血肉与核心,直接影响着传播效果。
为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效果,吸引更多的学生群体,在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内容上,应丰富多样,既有专业知识、学术信息,还要有生活服务、思想情感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传播内容的展现方式上,为吸引学生浏览兴趣,应在纯文字基础上,增加图片、音视频等多元化方式,使碎片化的信息内容更具可读性。
此外,通过不断开发完善微信公众平台,可在传播内容上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渠道,编制大篇幅、广泛信息量的内容,促使传播内容实现集成化。
(三)传播渠道多元性
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改变了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主体从官方媒体扩大至个人,因此,在传播渠道上也更为多元,传播媒介更为多样,并且受众接收到信息后,还可利用转发、“二次加工”等多元化形式,实现多元传播与分众传播。
(四)传播对象互动性
微信公众平台扩大了传播范围,对于传播对象而言,自主性选择性更为凸显,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自主的选择自己需求的、感兴趣的信息,在信息浏览之余可以将浏览后的感想写在内容评论区,与信息传播者实现直接互动。
并且受众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信息转发至朋友圈,与自己的朋友进行信息的共享。
(五)传播效果高效评价
一般而言,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很难用对其达到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价,特别是对传播范围、传播深度、传播影响度等更是难以进行量化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则可通过WIC指数对公众号中传播的内容的阅读数量、点赞数量等进行具体的数据化计量,基于此对深入分析传播效果,通观传播趋势,印照传播深度、热度与广度。
二、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具体策略
(一)优化外形设计,吸引受众眼光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应切实针对大学生特点,基于大学生兴趣点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外形设计,从第一印象上吸引学生受众眼光,使学生愿意深入公众平台内部深入浏览。
让学生受众愿意进入其中,是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的开始,为了更好的指引学生受众进行内容浏览,可在微信公众平台外部设置清晰明朗的栏目导航,突出内容特色与高校旨向。
尽可能规避以往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在形式上的单一化,在内容上的同质化,基于师生要求建立微信平台,从受众需求出发,使微信公众平台在形式与内容上与师生密切相连,切实实现为师生服务,为科研、教学助力,更为深入的激发传播效果。
(二)把握内容优势,激发受众兴趣
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是平台建设的“血肉”,直接关系到平台建设效果,决定传播活动质量。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优质与否,直接关系内容浏览量及平台服务效果。
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中,应将内容建设置于突出位置,以优质内容吸引受众、留下受众,着力发布推动原创内容,从“内容的搬运工”转为“内容的生产者”,在内容创作上,以学生喜好为基点,紧密贴合高校教育宗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契合高校教育旨向,突出公众平台的特色性与学术性,增强学生对公众平台的信赖度与好感,确保公众平台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
(三)拓宽推广渠道,实现交互传播
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不仅要为学生推动有价值的内容,更是要在师生之间搭建起交流互动的平台。
因此,微信公众平台在建立时,应从推广渠道着手,增强微信公众平台的纽带效果,在内容推广与栏目设置上,增设传播者与传播对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譬如,关键词回复、内容评论、点赞、转发分享得福利等多样化活动,提高受众在公众号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受众对公众号内容的“二次传播”,实现交互传播,扩大公众平台的传播深度与广度。
(四)利用专业化人力资源保障,实现专业化平台运营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一般推行“服务号+订阅号”形式,有的学校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因此,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针对性建立“企业号”,在“服务号+订阅号+企业号”的三号并行模式下,需要专业化、规范化运营团队的支持。
此外,在当前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愈发规范、细致的态势下,平台内容愈发专业化、丰富化的诉求下,高校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上应大力组建专业化、规范化团队,对三号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专业化人才形成传播合力,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持续健康发展保驾企服快车。
三、结语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加强师生互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载体,是深植于师生工作生活之中的传播媒介,因此,在平台建设上,应注重优化平台外形设计,提升平台互动性,丰富平台推广内容,拓展平台推广渠道,组建专业化运营人才,做好传播活动“把关人”,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化保障,促进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健康持续发展,使之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育发展。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