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上说,专利变现的是专利价值的货币体现。专利价值如何考量,目前还没有通用的考量标准和体系。一般情况,业内普遍愿意从三个维度去衡量:

即法律维度、经济维度、和技术维度。

1、法律维度涉及稳定性、不可规避性、侵权可判定性、依赖性等指标;

2、经济维度涉及专利的市场应用、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政策适应性等指标

3、技术设计专利的先进性、成熟度、行业发展趋势、可替代性等指标

指标的细化、客观量化、以及货币价值估算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

那么根据以上维度,企服快车给出以下专利变现参考:

1、垃圾专利直接卖

“垃圾”专利是法律、经济、技术中某1个或几个维度得分极低的专利,这种专利授权后,尽早挂到专利交易网站,按照授权发明专利1-3万/件的价格赶紧出售吧,一般是在授权未下证阶段进行交易。

授权未下证的实用新型专利一般价格就是1k-2k。

2、优秀专利且投入较小的专利应考虑自我孵化

小而精的专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每遇到创新性较高的独立专利,都会令人虎躯一震。一般情况,都会劝说申请人自己投资进行孵化。

3、优秀且投入较大的专利应考虑技术转移、技术交易

针对投资较大的专利,建议打造高价值的专利群,说的直接些,就是多申请一些相关专利。

只想申请一个专利去和目标企业议价,是非常被动的一件事情。

我的一个客户长期从事石油传感器研发,针对压电陶瓷传感器做了大量的专利布局工作,当带着整个专利群去和目标企业谈判时,不自觉的就有了话语权和主动权,最终以540万人民币的总价出售了12个发明专利以及5个实用新型专利。

为什么要打造专利组、专利群,因为代理人也是人,一个专利难免会有漏洞可钻,很难做到完全的保护。指望一个可能有漏洞的专利去交易十几万或者几百万人民币,对方很可能更愿意花几万元去无效这个专利,有时候,甚至都不用无效,一个保护范围过小的专利本身意义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