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常使用不同的审计方法,有时同时结合几种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实际操作中审计方法有多种,现总结整理如下:
一、询问法
也称为访谈法,是指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进行面对面交谈,以了解有关情况、收集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询问法的使用范围包括:在计划阶段中了解情况,实施阶段时收集证据,报告阶段相互沟通情况等。
内审人员在实施时要注意同时要有两名审计人中在场。
二、审核法
审核法是指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章进行审阅与核对,这方面占审计工作的比重比较大。
它主要在查阅会计资料、预算、计划、会议记录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资料使用。
审核法的使用范围:主要审阅
1、原始凭证要素有无作弊,包括签字,内容是否真实合法合规等;
2、记账凭证要素是否规范完整,复核签字等,附件是否完整和处理得当;
3、账簿各项记录是否规范完整,反映内容是否真实合法;
4、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编制要求,内容:反映是否全面、对应,勾稽关系正确, 报表充分披露财务状况
5、其他书面:验证会计资料的正确。
主要核对文档: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表表核对、账实核对。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关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以获取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
观察法的使用范围包括:审计的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相关岗位设、职责分离和业务规程执行等。
使用时注意事项:
1、可以严格观察和较随意进行;
2、事先通知配合或突击暗访;
3、形成工作底稿,必要时有关人员签字;
4、观察取证可独立进行或与监盘、询问结合。
四、函证法
函证法是为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所载事项而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函询证,要求第三方就业务和相关金额确认,如果函证结果不满意,应当实施必要的替代程序,以获得相应的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方法。
函证法的使用范围包括:资产类:如银行、应收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代销存资产、长期投资、债权和股票等;负债类:如应付款、应付票据等;或有类:如财产担保、抵押、租赁、重大交易、异常。
函证法所采用方式:积极函证:无论相符均回复,不回复再催发一次,手续麻烦,用于长期拖欠、金额大、余额长期不变。
消极函证:确认相符不回,使用金额小、审计的一般事项未收到回函:采取的替代程序,以应收账款为例:
1、查看结账日后的现金银行账,是否为达账项已经收回;
2、被函证单位财务困难或破产,走访有关政府部门,看收回的可能性;
3、如果编造发生额,可通过查看合同、发票、发货单等了解真实情况;
4、如果函邮寄当中丢失,可查看合同、发票等印证真实情况。
五、监盘法
监盘法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检查。
监盘法使用范围:对有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现金有价证券审计,流动资产或总资产比率达应考虑此法。
六 、“ 因果分析法”与“果因分析法”
也称为顺查法和迸查法,“因果分析法”是从事件的起因查起,最终查出所对应的结果。
“果因分析法”则正好相反,是从事件所产生的结果查起,最终透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因果分析法”的优点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审计内容较为全面,不足之处是审计所需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大。
“果因分析法”的优点是溯果撷因,方法简便,需要时间较短,不足之处是审计过程容易以点带面,内容不够全面。
究竟哪种方法效果更好,这要视具体的审计情况和审计目的而定。
一般来说,在没有审计线索的情况下,更多地采用“因果分析法” ,如果审计人员掌握了审计线索,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便可以考虑采用“果因分析法” 。
七 、“ 窗 帘中间拉开式”审计法
也可以称为“先入为主”法,它是审计人员根据掌握的审计线索,依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判断。
同时,向“左”追查问题产生原因的整体脉络,向“右”验证分析自身判断的准确性。
这种拉窗帘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审计中,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例如,某项工程成本管理审计,已知该项工程成本过高。
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判断,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材料采购成本过高。
依此判断,审计人员便可向“左”追寻材料采购过程及管理方式,向“右”可通过抽查票据的方式,具体验证材料采购成本是否真的过高。
如果向“右”的结果验证了审计人员的判断,向“左”的工作业已完成,此项管理审计便可初步结束。
这种审计方法的优点是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缺点是如果审计人员的判断出现偏差,反而会迟滞审计工作进度。
因此,运用该审计方法,职业经验不足的审计人员不宜使用。
八 、 “ 遵 循性”审计法与“思维创新”审计法
“遵循性”审计法是针对管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管理模式和固有的思维习惯,对问题的是与非做出判断。
“思维创新”审计法则相反,它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并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判断。
举例来说,企业临时用工问题,按照国企固有的管理模式及固有的思维方式,企业临时用工是不可取的,因为国企本身已经存在冗员。
按照“遵循性”审计法,就会否定企业临时用工的做法。
但我们如果采用“思维创新”法,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可能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果由于临时用工可以使生产效率提高,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用国有企业闲置职工,而这种大于效益又足可以抵偿临时工用工成本的话,用临时工也未尝不可。
因此,审计人员不能因循守旧,死抱框框。
否则,审计结论不可能是实事求是的,甚至会给企业决策带来一定的误导作用。
九 、“ 解 剖麻雀”审计法与“高屋建瓴”审计法
强调管理审计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与解剖,并不是说管理审计要一味地在“微观世界”中探索。
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之后,审计人员还要“跳”出来,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微观”进行总结、提炼,使之上升到一定高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屋建瓴”审计法。
通常所说的“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 ,就是这个道理。
“解剖麻雀”法停留在“微观”层次, “高屋建瓴”审计法则提高到“宏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微观是宏观的基础,没有微观只有宏观是不可能的,同样只有微观没有宏观也是不行的,站在微观和站在宏观的角度所得出的审计结论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一个集团公司,内部有许多子公司,某一个子公司车辆需要进行修理,经过考察,委托集团公司以外的单位进行修理,比集团公司内部其他公司的价格要低得多。
如果站在这个子公司“微观”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得出用外部单位进行修理的结论,但如果站在集团公司这个“宏观”角度考虑问题,从集团公司整体效益出发,又会得出用集团公司其他子公司进行修理的结论。
可见,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审计结论。
十 、 “ 否 定之否定”审计法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由于受环境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做出的审计结论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先前的审计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时,如果审计人员发现了这一偏差,应对原有的审计结论进行否定,重新得出正确的结论。
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
审计人员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才能不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所说的否定之否定,并不是单指一次否定,有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次否定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