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前,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通常都是直接翻看企业的账簿、凭证,然后从凭证单据中发现企业税收是否违规的情况。这种方式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且效果不是很好,如果企业财务主管账务处理水平比较“高”的话,就会有很多税收违规的情况难以被发现。

而现在,企业数量非常庞大,在税务机关检查人员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如果还是沿用翻看账簿、凭证的方式来进行税收检查,就更难将税收违规的企业全部找出来。当然,企业的财务工作水平在进步,税务机关进行税收检查的水平同样也在进步。后来税务机关也“发明”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通过企业的用电、用水量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判断,从而发现企业是否存在税收违规的情况等。

税务机关当然也有专家,专门研究、提高税收检查的水平、效率的方法。现在税务机关的税收检查,基本上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翻看账簿和凭证,而是利用企业的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纳税申报表进行大数据的综合性分析,由此快速找出企业可能存在的税收违规情况,在方向明确之后,再具体追查账簿、凭证、单据,进而查实企业是否存在税收违规的事实。

那么,税务机关是如何通过对企业三大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分析,而发现企业存在有税收违规的情况的呢?

简单举例,税务机关的检查人员在对某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分析后,初步判断该企业存在隐瞒收入的情况,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货币资金本期期末与上期期末相比大幅减少4亿元左右,利润表上的收入本期也有所下降。由此初步判断:

该公司可能存在现金收入未入账的情况。

2、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合计增长5亿元左右,而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下降4亿元左右。由此进一步判断:

该公司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问题。

3、存货减少4亿元左右,而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有所下降。由此再次判断:

该公司可能存在隐瞒收入的问题,或存货有销售以外的其他用途。

4、合同负债大幅增加,由此判断:该公司可能存在销售挂账的问题。

5、本期利润表上的收入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开票的销售额相等。由此判断:

该公司账上可能存在只对开票业务确认了收入的情况,可能存在隐瞒无票收入,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情况。

6、现金流量表中有收到的税费返还110多万元,但利润表中其他收益只有10多万元。由此再次判断:

该公司可能存在少计收入的情况。

有以上各种线索,那么下一步就可以方向明确地进一步核实该企业是否存在隐瞒收入的情况。

这里只是为了使大家看得明白,容易理解,所以只是列举了一个简单、直观的少计收入的分析判断方式。其他方面,如对多计管理费用、多计销售费用等的分析判断,税务机关则都有具体的方式、方法。

其实,以上的内容并非是我的工作经验总结,而是来自于李先琴教授的税收检查指导书《税收大数据与财务报表涉税实战分析》,该书主要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趋势分析、结构分析、财务比率分析,以及对企业财务报表和各税种申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找出企业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以风险点作为税收检查、管理和服务的重点,由此可以提高税务机关的精确执法能力、加强对企业的税收管理和提升税务机关的服务水平。

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学习此书,可以掌握更多、更先进的税收检查方法,从而提高税收检查的效果和效率。

企业财务人员通过学习此书,可以更多地了解税务机关进行税收检查的方式、方法,并掌握更多的鉴别企业税收风险的方法,从而提高防范税收风险的水平。

而对投资人来说,则可以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掌握相应的税收风险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分析,就能够发现被投资企业的税收风险情况,从而更有利于作出更为精准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