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为准确把握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评价,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2年起连续十年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
在9月6日召开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的有关结果发布,显示出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十年来全方位显著提升,有效反映了各地方、各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绩和重大成果。
立法科学精准 执法及时有力
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0.61分,创历史新高,相较于调查启动之初的2012年提高了16.92分,连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看来,这些变化充分展示了我国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
2021年调查结果显示,在满意度评价体系的五个一级指标中,全社会对法律政策的满意度最高,得分达到83.26分。
张志成介绍,这十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框架下,我国在法律政策制修订方面进一步彰显知识产权严保护,各类法律法规密集落地,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为权利人、创新者企服快车。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制修订的一系列部门规章,正是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注、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的例子。
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副司长何越峰介绍,在专利商标审查审理标准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和《商标审查审理指南》中,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和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行为的适用要件作出规定,对上述行为进行有效处理;继2017年修改后、现在正在修改的《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作为确认和处理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将完善审查处理程序并使其更加公开透明,更有效应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今年发布的《餐饮行业商标注册申请与使用指引(试行)》,就商标注册申请中常见误认、缺乏显著特征以及含地名标志等内容作出细化解释和说明,引导餐饮行业市场主体避免侵权。
“做到既有效发挥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又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何越峰如是说。
立法有方向,执法有力量。
十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力度不断增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副局长王松林在发布会上介绍,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商品是我国知识产权执法的关注重点,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典型案件定期曝光。
市场监管、版权、海关、知识产权等部门经常性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
数据显示,全社会对我国执法保护的满意度得分从调查初期的58.45分大幅提高到了2021年的80.95分,近9成的受访群体认为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效果进一步提升。
集中核心力量 畅通“毛细血管”
中央事权集中,上下协同配合,打通保护“全链条”。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结2件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用时不到4个月,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应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处理的、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首批专利侵权纠纷案件。
“2021年6月1日,修改后的专利法正式实施,赋予国家知识产权局处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专利侵权纠纷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央事权,这是在知识产权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改革举措。”张志成表示,此次高效裁决充分发挥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保护方面的专业优势,为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及时制止侵权行为拓展了新渠道;履行这一职责将有效加强对地方行政裁决案件办理的指导,推动形成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十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在全国26个省(区、市)建设60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面向省、市优势产业,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和快速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今年上半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完成维权相关案件约1.6万件,受理专利预审案件6.4万件,有效满足了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服务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持续提升。
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是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一张网”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发布会上,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支苏平介绍,该省以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牵引,在全省13个设区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多个县(市、区)建设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为框架的“1+13+N”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2021年,该省各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协助行政执法4235件,调解知识产权案件646件,平均调解周期19天。
“快保护”有力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优化了营商环境。
2021年,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分为83.62分,十年来共提高17.57分。
以江苏省为代表,十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得分全面大幅提升,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先后跨越了70分和80分两个大台阶。
在张志成看来,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的工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取得的成绩获得了全社会更多认可,不仅“量”的提升清晰可见,也体现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质”的转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把社会认可、群众满意放在首位,进一步研究思考,用好调查结果,从多个维度持续跟踪市场主体的满意度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张志成说。
(本报记者 孙迪)
本文共分1页
Baidu Button BEGIN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