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外媒调侃:“用中国的手机,看中国的电视,喝着中国的酸奶,去看一届没有中国队参加的世界杯。”这与国内最热门的段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除了男足没去世界杯,其他全去了。对于2010年才首次在该项赛事中露面的中国品牌,世界杯是个陌生而又极具吸引力的体育IP。为一场没有中国队参与的足球比赛“砸入”高昂的赞助费,中国IT品牌又看上了世界杯的什么呢?
赋能品牌形象,过往赞助成经典营销案例
足球皇帝弗朗茨·贝肯鲍尔曾有一句名言:足球场上滚动的不是足球,而是黄金。无论是奥运会还是世界杯,都是赛事领域内的顶级资源,凭借赞助体育赛事从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案例不胜枚举。
阿迪达斯1970年成为世界杯比赛用球赞助商,借此一举奠定了国际顶级品牌的形象;
三星、索尼对奥运会的持续投入,也是企业能实现品牌积累的重要原因。
在本届世界杯上,出现了多家中国企业的身影,其中为人们熟知的消费类电子品牌就有vivo和海信。中国品牌首次亮相世界杯还是在2010年的南非。伴随着漫天的呜呜祖拉声,中国英利4个字出现在球场边的广告牌上。
体育营销以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亲和力,成为顶级品牌提升自身形象的绝佳渠道。想要成为世界杯的赞助商,也需要付出巨额的赞助费用。国际足联将赞助级别分为3档,由高到低分别为国际足联合作伙伴(6—8席)、世界杯官方赞助商(6—8席)以及区域性赞助商(亚洲、欧洲、中北美、南美、中东及非洲5个大区,每个大区各4席)。
据早先媒体报道,作为第二级别的官方赞助商,vivo、海信两家均付出了以亿元为单位的赞助费用。
练就国际范儿,加快品牌“走出去”步伐
两家企业之所以“砸入”巨额的赞助费,均与自身企业发展有关。“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或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或为了促进海外销售,都需要利用好世界杯这个资源平台。”IT行业独立分析师李殿玺介绍,“赞助世界杯,早了不行,因为品质、服务没有达到一定水准;晚了也不行,成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已越过了这个阶段。”
以海信为例,海信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海外增长计划,近年来一直在海外渠道建设、品牌推广方面发力,且曾有过成功的营销案例。在2016年欧洲杯上,海信就曾作为赞助商亮相球场,不但广告露出时间令企业满意,欧洲杯结束后第二季度产品销量也实现了大幅上升。
vivo作为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巨头之一,同样面临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萎缩、亟待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问题。行业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约16.0%,预计全球出货量将继续下滑。
此时,去海外市场开拓一片新天地,成了众多品牌的选择。vivo也选择提前布局前景广阔的印度等新兴市场。因此,在全球瞩目的世界杯上进行推广,也颇具现实意义。
“需要提醒IT企业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进行海外扩张、推广的同时,也要对产品不断进行创新、打磨,对专利技术进行积累,及时签署专利互换协议,以避免产品陷入法律纠纷。”李殿玺说。
一代新人换旧人,IT品牌赞助史也是其产业发展史
既然成为赞助商能获得如此多的好处,那么如何才能进入这一行列呢?
除了“不差钱”外,这些品牌能在世界杯露面,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世界杯赞助协议一般两届签署一次,与国际足联合作的品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每个行业最多只能有一家企业可以成为其赞助商。因此,如果之前的赞助商索尼选择继续合作,这回也就没有vivo加入的机会了。
有趣的是,除了索尼被vivo替代之外,还有一家IT企业也退出了,它就是东芝。索尼宣布退出时,正陷入连年亏损的泥潭,为了削减开支,迫不得已选择退出;而东芝则干脆出售了白电业务,接手的正是海信。
回顾奥运会、世界杯的赞助商历史,与全球IT企业的发展似乎息息相关:
三星、富士、东芝、索尼……如今,中国IT企业也在这个球场上崭露头角。下一个上场的会是谁呢?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